下列表格是甲、乙两位同学对“农民阶级与近代中国革命”的探究,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
| |
历史依据一 |
历史依据二 |
历史结论 |
||||
| 甲 |
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 |
太平天国运动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而失败 |
农民阶级由于阶级局限性不能领导革命的胜利 |
||||
| 乙 |
毛泽东出身农民家庭 |
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
农民阶级可以领导革命胜利
|
罗斯福新政开辟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这种模式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 A.加强了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
| B.缓和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
| C.使美国社会经济日益稳定 |
| D.保存了美国的民主制度 |
罗斯福曾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 )
| 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
| B.调节农业生产 |
| C.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
| D.降低生活用品价格 |
罗斯福和胡佛的政策相比,共同的出发点在于( )
| A.维护政府形象 | B.维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
| C.维护政府行政权力 | D.维护资本主义国家以往的政策 |
罗斯福新政的各项措施能得到公众支持的原因有( )
①“炉边谈话”深得同情和理解
②整顿金融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
③工人的利益没有任何保障和维护
④“以工代赈”的创举性行为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894年,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的投资总额约2800万元。到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1106万美元,较1894年前工业投资扩大了近8倍。各国纷纷扩大在华资本的所谓“法律”依据是()
| A.《马关条约》及协商关税条款 |
| B.《马关条约》及“利益均沾”原则 |
| C.《南京条约》及“利益均沾”原则 |
| D.《南京条约》及“最惠国待遇”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