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转基因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强度。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开展了对该转基因作物光合作用强度测试的研究课题。并设计了如下装置。

I.请你利用以上装置完成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实验。
实验步骤:
(1)先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
①在甲装置的D中放入________溶液,装置乙作对照组。
②将甲、乙装置________处理,放在温度等都相同的环境中。
③30 min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2)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
①甲装置的D中放入______溶液,装置乙作对照组。
②将甲、乙装置_______处理,放在温度等都相同的环境中。
③30 min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3)实验操作30 min后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实验30 min后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测定植物呼吸作用
甲装置
    移(填“左”或“右”)1.5 cm
乙装置
右移0.5cm
测定植物净光合作用
甲装置
    移(填“左”或“右”)4.5cm
乙装置
右移0.5 cm

 
Ⅱ.实验分析:
(1)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1 cm,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l g。那么该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是______g·h-1,光合作用速率是_______g·h-1(用葡萄糖的量表示)。
(2)白天光照15 h,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是_____g(不考虑昼夜温差的影响)。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雕鸮 (鹰类)的下列性状分别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和B、b表示.其中有一对基因(设为A、a)具有纯合致死效应(纯合显性致死或纯合隐性致死)。巳知绿色条纹雕鸮与黄色无纹雕鸮交配,Fl为绿色无纹和黄色无纹,比例为l:l。当F1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l。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雕鸮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为
(2)写出亲代到F1代的遗传图解。
(3)F1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的F2中致死基因型,占其F2的比例为

(1)传统生物技术与我们现代的生活依旧很贴近,下面是几则实例,请分析回答:
①人类酿酒的历史有5000年了,直到19世纪,法国的巴斯德才发现葡萄汁变酒是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在葡萄汁装入消毒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使用的发酵液使酵母菌能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它微生物无法适应,这种发酵液应具有________特点。
②千百年来,腐乳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腐乳生产工艺如下。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a过程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
经过发酵后的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原因是:__________。
③利用发酵技术生产泡菜等食品易产生亚硝酸盐,过量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因此要检测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反应后,与N _ 1 -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色,与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2) 1907年美国生物学家哈里森用一滴淋巴液成功培养了蝌蚪神经细胞,首创了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无菌、无毒的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模型建构、类比推理、假说——演绎等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利用构建模型法,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利用类比推理,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沃森和克里克所构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________模型。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的模型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
(2) 利用类比推理,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提出该假说的理由是________。请你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推断出基因与DNA分子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3) 孟德尔以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设计了纯合亲本的杂交、F1自交和测交等一系列实验,利用假说——演绎法“分析现象一作出假设一检验假设一得出结论”,最后得出了自由组合定律。
①孟德尔提出的解释自由组合现象的“假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孟德尔的“演绎”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孟德尔做的测交实验的结果验证了他的假说。
II某种蝴蝶的体色和触角类型均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符合自由组合定律)。雌性个体都是白色的,雄性个体黄色(C)对白色(c)为显性。触角正常型(A)对棒型(a)为显性。现利用亲本:白色正常型父本与白色棒型母本杂交,后代F1中雄性个体全部为黄色正常型,雌性个体全部是白色正常型。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亲本中父本、母本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F2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雌性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3) 写出F2中纯合白色雌性个体与F1中雄性个体杂交的遗传图解(仅考虑蝴蝶体色的遗传)。

I下图是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00和19:00。请分析回答:

(1) 在此24小时内不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________________
(2) 测得该植物一昼夜的O2净释放量为300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一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是________mg,光合作用速率最高时,光合作用每小时利用CO2的量是________mgc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O2释放量________(从“大于、等于、小于”中选填)300mg。
(3) 若适当增加植物生长环境中CO2的浓度,B点将向________(左/右)移动.
在生产实践中,常采用施用农家肥的方法增加CO2的浓度,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II下图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模式图和侵人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B为有关的物质。请据图回答问题。

(1)据研究表明,甲型H1N1流感病毒(如图一)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其基因组RNA自身即可发挥翻译模板的作用。其翻译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二分析,当入侵病毒的蛋白质与图中寄主细胞表面的________结合,寄主细胞才能成为效应T细胞识别出的靶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细胞膜上的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物质A由效应T细胞分泌,又能诱导生成更多效应T细胞,则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调节过程,物质A为________

为了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现象,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洋葱;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质量浓度为0.075 g/mL 的胭脂红溶液(胭脂红是一种水溶性的大分子食用色素,呈红色),清水等。
方法步骤: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步骤 B 显微镜观察的目的是
(2)假如该同学发现植物细胞持壁分离后不能复原,可能的原因有,导致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
(3)该同学在步骤 D 观察到了质壁分离现象,其实验结果应为下图中的(填序号)、判断的理由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