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3月,罗斯福在就职演说时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美国
A.经济危机来势汹涌 | B.经济危机破坏性强 |
C.危机导致局势动荡 | D.危机持续时间特别长 |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请问架起这座桥梁的开拓者是:
A.迪亚士 | B.哥伦布 | C.达迦马 | D.麦哲伦 |
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写道:“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作者所持的观点是:
A.革命史观 | B.全球史观 | C.现代化史观 | D.社会史观 |
1961年董必武游大明湖时作诗一首:“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合理推断,诗中的“君”只能是:
A.李大钊 | B.毛泽东 | C.陈独秀 | D.王尽美 |
安徽省风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签订的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不成,我们全部坐牢杀头也甘心。”这份契约签订反映了:
①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势在必行
③我国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变革
④农民分田到户违背了当时政府的土地政策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据记载,“是时武昌、南京属管之地,粤人出示安民,开科取士,禁头变服,按例征粮,农工商贾各安其业,俨然有王者风。”(《镜山野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太平天国政权采用传统的科举制度选拔官吏 |
B.《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政策已无法实行下去 |
C.辛亥革命时临时政府要求人们断发易服 |
D.这些措施有利于社会稳定,巩固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