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1952——1959年我国总税收一览表(摘自罗布代尔《文明史纲》,以1952年基数为100)
以下对表中数据出现的原因分析中,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改造进行与完成,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②一五计划的有效实施,工农业生产得到了长足进展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确立,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
④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对当时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2014年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荷兰王国首相吕特邀请赴荷兰海牙出席第三届安全峰会。此次核安全峰会以“加强核安全、防范核恐怖主义”为主题,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峰会,并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进行访问。主要反映出()
A.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
B.中国致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
C.有利于世界多极格局的加强 |
D.推动了中、欧之间的同盟合作 |
以下为历届联合国大会讨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表。对此,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年份 |
1950 |
1956 |
1960 |
1966 |
1970 |
1971 |
票 |
10 |
24 |
34 |
47 |
51 |
76 |
A.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增强
B.西方大国放弃了敌视新中国的政策
C.投支持票的主要是广大发展中国家
D.直接推动了与中国建交热潮的出现
美国《商业周刊》的评论称,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日内瓦会议所粉碎。此说法的依据是日内瓦会议表明()
A.中国外交开始实现独立自主 |
B.中国积极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
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
D.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
从1950年5月到1951年5月,毛主席先后任命了14名大使作为新中国首批驻外使节,从去向看,有8人派往社会主义国家,其余派往中立国和印尼、巴基斯坦等第三世界国家;从出身看,有9人原是军事将领。这表明当时的外交()
A.以巩固主权为要务 | B.受制于国际形势 |
C.意识形态色彩较浓 | D.服务于军事斗争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解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时引述了毛泽东的一段话:“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上述材料体现了新中国()
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旧外交 |
B.取缔列强在华特权的强烈愿望 |
C.坚决保障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 |
D.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