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追求。以下属于德意志帝国国歌的应是:
A.统一、权力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
B.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 |
C.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
D.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
《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改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超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D.巩固苏维埃政权 |
在谈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时,别尔加耶夫说:“在俄国,要求法制的自由主义资产阶级的革命是一种空想,它不符合俄罗斯的传统以及在俄国占统治地位的革命思想。在俄国,革命只能是社会主义的。自由主义运动与国家杜马和立宪党联系在一起。但是,它在人民群众中没有基础……俄罗斯人是极端主义者,也恰恰是那种使人觉得像乌托邦的东西在俄罗斯则最现实。”下列各项表述中,最符合别尔加耶夫这种观点的是
A.自由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在俄国拥有牢固的社会基础 |
B.社会主义是极权主义,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精神象征 |
C.社会主义革命符合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传统 |
D.社会主义是乌托邦式的幻想,没有牢固的社会基础 |
二月革命后,俄国老百姓的要求集中在“和平、土地和面包”上。但是,临时政府拒不接受工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的要求,也不实施土地改革,反而宣布要把战争进行到底。在这种形势下,俄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
A.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 B.实行土地制度改革 |
C.继续进行民主革命 | D.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
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
B.人民迫切要解决生存与和平的具体问题 |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群众的不满 |
“……被奴役的人民解放的时刻到来了,向沙皇政府报仇并惩办它的时刻到来了。……赤手空拳、袒胸露背的无产阶级起来了……同志们,这就是第二次俄国革命胜利的保证。”“第二次俄国革命胜利的保证”是
A.工兵代表苏维埃的建立 | B.无产阶级和各阶层的联合斗争 |
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 | D.军事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