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数据,下列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 A.利用溶液的PH与7的大小,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
| B.利用熔沸点数据推测两种金属形成合金的可能性 |
| C.利用反应热数据大小判断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大小 |
| D.利用熵变的数据判断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 |
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A极为负极;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电流由D→导线→C;③B、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取出电极称量,D极质量增加。据此,判断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
A.C>A>B>D B.A>C>D>B
C.B>D>C>A D.A>B>C>D
在mA+nB
pC的反应中m、n、p为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现测得C每分钟增加a mol·L-1,B每分钟减小1.5a mol·L-1,A每分钟减少0.5a mol·L-1,则m:n:p为
| A.2:3:2 | B.2:2:3 | C.1:3:2 | D.3:1:2 |
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①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②升高温度③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④加入生成物
| A.只有② | B.只有②③ | C.只有①②⑤ | D.全部 |
镭是第七周期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镭比钙金属性更强 | B.氢氧化物呈两性 |
| C.在化合物中呈+2价 | D.碳酸盐难溶于水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渡元素不全是金属元素 |
| B.周期表中所有元素都是从自然界中发现的 |
| C.常温常压下,只有一种元素的单质呈液态 |
| D.常温常压下,气态单质的分子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