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6分)碘被称为“智力元素”,科学合理地补碘可防止点缺乏症。碘酸钾(KIO3)是国家规定的食盐加碘剂,它的晶体为白色,可溶于水。碘酸钾在酸性介质中与过氧化氢或碘化物作用均生成单质碘。以碘为原料,通过电解制备碘酸钾的实验装置如有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碘是___(填颜色)固体物质,实验室常用____方法来分离提纯含有少量杂质的固体碘。
(2)电解前,先将一定量的精制碘溶于过量氢氧化钾溶液,溶解时发生反应:
3I2 + 6KOH =" 5KI" + KIO3 + 3H2O,将该溶液加入阳极区。另将氢氧化钾溶液加入阴极区,电解槽用水冷却。
电解时,阳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极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过程中,为确定电解是否完成,需检验电解液中是否有I。请设计一个检验电解液中是否有I的实验方案,并按要求填写下表。
要求:所需药品只能从下列试剂中选择,实验仪器及相关用品自选。
试剂:淀粉溶液、碘化钾淀粉试纸、过氧化氢溶液、稀硫酸。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及结论
 
 

(4)电解完毕,从电解液中得到碘酸钾晶体的实验过程如下:

步骤②的操作名称______,步骤⑤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
步骤④洗涤晶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7分)用乙醛还原新制备的Cu(OH)2可以生成红色的Cu2O沉淀。再加入过量的乙酸,使Cu2O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2+和Cu,新生成的细小的晶体铜分散在溶液中即形成黄绿色透明铜溶胶。试写出表示以上反应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1)
(2)
(3)怎样证明新制得的分散系是胶体?

(10分)向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或将两种带相反电荷的胶体混合,能使胶体粒子聚集长大,形成的颗粒较大的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这个过程叫做聚沉。在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HI稀溶液,会产生一系列变化:
(1)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
(2)随后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最后溶液颜色加深,原因是。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用稀盐酸代替HI稀溶液,能出现上述哪些相同的现象(填序号)


(1)ab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写表达式)。
(2)a能否等于2?__________(填能、不能、无法确定)。
(3)a=3的硅酸盐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
(以氧化物形式表示)

A,B,C,D,E,F,G,H,I,J 均为有机化合物。根据以下框图,回答问题:

(1) B C 均为有支链的有机化合物, B 的结构简式为 C 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反应只能生成一种烯烃 D D 的结构简式为:
(2) G 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 G 的结构简式为
(3)⑤的化学方程式是
⑨的化学方程式是
(4)①的反应类型是,④的反应类型是,⑦的反应类型是
(5)与 H 具有相同官能团的H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t℃时,将2 mol SO2和1 mol O2通入体积为2 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g) +O2(g) 2 SO3(g);ΔH = -196.6 kJ/mol。2min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此时测得反应物O2还剩余0.8 mo1。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下列叙述能证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标号,下同)_________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SO2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C.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2
(2)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化学平衡,生成SO3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kJ。
(3)该条件下反应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以下操作将引起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并能提高SO2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向容器中通人少量O2 B.向容器中通入少量SO2
C.使用催化剂 D.降低温度
E.向容器中通入少量氦气(已知氦气和SO2、O2、SO3都不发生反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