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至10月在中国上海举行,是至今世界博览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盛会。一个半世纪的积淀,世博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而且给人类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第一,高举进步的旗帜。追求进步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贯穿世博会整个发展进程的主旋律。第二,崇尚创新的精神。创新是推动人类进步不竭的源泉,也是世博会的灵魂。第三,坚持开放的道路。开放、兼容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促进不同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加强交流与合作是世博会一如既往的使命。第四,倡导和谐的理念。建立“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以人为本,人与人相敬相爱,人与自然相近相亲”的和谐世界是世博大家庭不灭的理想。
材料中的“世博精神”财富蕴涵了哪些辩证法道理,请加以简要说明。
材料一十年来,宁德市极力打造特色的闽东茶叶诚信品牌。(福安)“坦洋工夫”和“福鼎白荼”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闽东茶企——福建坦洋工夫茶业股份有限公司,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外贸、科研为一体,定位“名人、名茶、名店”;公司不断开拓创新,通过技术研发,精制出“坦洋”、“茗红”等系列产品;以“传承百年荣耀、再创品牌辉煌”为宗旨,通过IS0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被评为“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
材料二宁德旅游资源丰富,例如福安的白云山、霞浦的杨家溪、周宁的鲤鱼溪近年来都吸引了大批游客。对此,宁德导游小张有感而发:“虽然就业的途径多,导游工作有人瞧不上眼,但是‘我选择,我喜欢’,我得更深了解闽东风土人情,多参加导游培训不断充实自己。”
(1)结合材料一,请你介绍福建坦洋工夫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的成功之道。(9分)
(2)材料二中导游小张的话对人们选择职业和就业有什么启示?(8分)
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请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
我校高一年段以《中学生消费现状》为课题,围绕“消费者水平”、“消费倾向”等方面内容展开校园调查。结果统计如下:学生消费水平比往年明显提高,约有40%的学生的零花钱消费在200——300元之间,30%的学生在300元以上。在消费倾向的调查中,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零食、小礼品、通讯。
(1)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你能为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提两条合理建议吗?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正确消费的见解?
国务院批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根据《方案》,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在试验区内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创造条件进行先行先试;《方案》要求,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加快金融制度创新;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跨境融资自由化;同时,也有负面清单,包括禁止投资文物拍卖、禁止投资文物商店、禁止投资新闻机构、禁止投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网吧活动)、禁止投资博彩业(含赌博类跑马场)、禁止投资色情业等。
试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12分)
材料 建设美丽中国,政府、个人应该共同努力。同呼吸、共责任,这个责任政府方面首当其冲。为此各级政府应该努力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引导全社会形成绿色环保理念;搞好生态环境,加大环境污染的防治。此外,环境问题,全社会各个成员也都责无旁贷。现实中不珍惜国土,乱占耕地、过分放牧、滥砍滥伐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地区甚至打着开发的名义侵占农民土地,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冲突。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强化公众参与意识,提高公众参与能力,当前应尽快建立生态意识教育,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还应完善多元化的环境监督体制。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在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过程中,你将如何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