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法国政府控制的电子工业、基础化工、有色金属工业、军火工业、航空工业、公用事业的比重分别为44%、54%、63%、75%、84%、l00%。从中可以看出二战后资 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全面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 B.扩大政府开支,调节![]() |
C.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大力干预 | D.开始重视限制私有企业的发展 |
周积明的《最初的世纪》写道:“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共建铁路8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建的铁路占46%,贷款修建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铁路……为总率的14%。”下列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甲午战后,铁路事业发展迅速②反映了列强新的侵华方式
③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④客观上推动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在莫斯科电影展览会上,评判委员会的评语是:以其勇敢的现实主义精神,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的现实生活。这部获得“荣誉奖”的影片是
A.《定军山》 | B.《风云儿女》 | C.《渔光曲》 | D.《歌女红牡丹》 |
对下列《抗战内迁行业数量》统计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行业 |
数量 |
占比(%) |
行业 |
数量 |
占比(%) |
机械工业 |
181 |
40.4 |
食品加工 |
22 |
4.9 |
化学工业 |
56 |
12.5 |
教育用品 |
37 |
8.2 |
电器工业 |
29 |
6.5 |
矿 冶 |
8 |
1.8 |
纺织工业 |
97 |
21.7 |
其他工业 |
18 |
4 |
A. 轻重工业比例的失调 B. 战时需求的刺激
C. 民营工业的较快发展 D. 官僚资本的膨胀
“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地埋铁管通街市,真个销魂不夜城。”《申江百咏》描述的这一发明,最早出现于
A.19世纪60年代 | B.19世纪70年代 |
C.19世纪80年代 | D.19世纪90年代 |
1895年至1911年,上海新办民族资本经营的工厂112家,占全国总数的25.1%,开办资本2799.2万元,占全国总额的28.6%。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奖励实业的法令 |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
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D.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