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无水CuCl2。
|
某研究性小组用0.20 mol/L 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白醋(指示剂为酚酞)。
请回答:
(1)下图表示50 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与C刻度间相差1ml,A处的刻度为20,此时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mL。
(2)滴定过程中,眼睛始终注视 ,直到锥形瓶中液体的颜色……。
(3)同学们进行了三次实验,每次取白醋 20.00 ml, 实验结果记录如上表:请计算白醋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操作时用白醋润洗锥形瓶,对滴定结果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下同)。若用白醋润洗酸式滴定管,对滴定结果产生的影响是。
(5)若滴定终点时测得pH=7。下列离子浓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A.c(Na+)>c(CH3COO—) | B.c(Na+)<c(CH3COO—) |
C.c(Na+)=c(CH3COO—) | D.不能确定 |
某学生设计如下图Ⅰ装置,测定2 mol/L的硫酸与锌粒和锌粉反应的速率。请回答:
图Ⅰ图Ⅱ
(1)装置图Ⅰ中放有硫酸的仪器名称是。
(2)按照图Ⅰ装置实验时,他限定了两次实验时间均为10 min,他还需要测定的另一个数据是 。
(3)实验结束后,得到的结论是。
(4)该生又将图Ⅰ装置中的气体收集装置改为图Ⅱ,实验完毕待冷却后,该生准备读取滴定管上液面所在处的刻度数,发现滴定管中液面高于干燥管中液面,应首先采取的操作是。
虚线框中的装置可用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所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请填写下列空白。
(1)如果将图示装置中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①、③,则可检验出来的物质是_____;不能检验出来的物质是______。
(2)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①、③、②,则可检验出来的物质是_____;不能检验出来的物质是_______。
(3)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③、①,则可检验出来的物质是______;不能检验出来的物质是________
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CO2。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
、。
(2)滴加浓硝酸之前,需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的CO2,其目的是
。
(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装置②的作用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试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可多选)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氧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查阅相关资料知:实验室制取SO2气体的反应原理为Na2SO3 + H2SO4 Na2SO4 + SO2↑+ H2O,据此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