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集中讨论审议“十二五”规划建议,勾勒出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民主、民生方面的发展路径与图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从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发布的《公报》来看,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有这样七个方面的“不变之变”值得关注:科学发展的主题不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要转变;经济政策的思路不变,产业发展的体系要拓展;社会建设的重点不变,收入分配的关系要调整;文化前进的方向不变,文化产业的建设要提升;改革开放的国策不变,整体推进的力度要加强;加强党建的主线不变,科学执政的能力要提高;治国方略的大政不变,社会发展的合力要增强。请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角度分析材料中的“不变之变”。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7.8万名“村官”,小杨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学一毕业,小杨打破传统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使该村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小打小闹的木雕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因此,“村官”小杨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小杨自己也认为当“村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有关知识,说明“村官”小杨在乡村的精彩人生给我们的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论述,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2010-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及其增长速度(%)
注:2014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9.2%、42.6%、48.2%;同时,消费需求逐渐成为需求主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投资。
材料二:“经济发展新常态”点亮中国经济:中国经济的步伐更加稳健,仍处合理区间;新常态新动力,为破除阻碍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科研经费配置、完善科技计划管理等一项项改革相继启动;新常态下谋发展,还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2015年我国将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
(1)依据材料一,描述我国2014年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2)依据材料一、二,用“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的知识,谈谈我国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不久前,我国某机构做了中国某地区居民储蓄、投资、消费意愿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结果如下。
根据数据,推断接受调查的多数居民在储蓄存款项目与投资债券、股票、基金项目上最有可能的行为选择。你是否认同这种选择?从实现资产增值角度加以评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请看图一、图二
材料二:2014年,鉴于外部环境仍然具有许多不确定性,我国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仍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培育消费新的增长点,着力优化消费环境。
(1)图1、图2分别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二, 请从影响消费水平因素的角度就如何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提高居民的消费率提几条建议。
“新常态”拨动国人心弦,叩开百姓幸福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
材料一: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符合经济发展内在逻辑的变化过程。在经济新常态下,山东省通过改变政府纯净考核这个指挥棒,使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更趋科学化、合理化、可持续化。山东调整干部考核体系,将以往最受重视的GDP增长指标在考核中的位置下降到第12位,不但出台了对七大行业过剩产能处置的计划,还实施了22个制造业行业的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科学的考核政策,让山东经济发展更趋科学化。预计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分别比2013年增加了1.5个和1.2个百分点,金融服务业、旅游产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都实现了新突破。
(1)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山东省把握经济新常态改变政府纯净考核的做法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材料二:有观点认为:所谓文化“新常态”,“新”主要体现在创新上,文化发展既要传承传统文化,也要符合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常”则代表在多元文化中必须坚持中国自己的主流价值,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潮流和文化成果,“态”代表着文化的创造和发展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
(2)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该观点的合理性
(3)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文化创造和发展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