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武则天)太后信重內史梁文惠公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仁杰屡以老疾乞骸骨,太后不许。入见,常止其拜,曰:“每见公拜,朕亦身痛。”辛丑,薨,太后泣曰:“朝堂空矣!”
太后尝问仁杰:“朕欲得一佳士用之,谁可者?”仁杰曰:“未审陛下欲何所用之?”太后曰:“欲用为将相。”仁杰对曰:“必欲取卓荦奇才,則有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宰相才也。”太后擢柬之为洛州司马。数日,又问仁杰,对曰:“前荐柬之,尚未用也。”太后曰:“已迁矣。”对曰:“臣所荐者可为宰相,非司马也。”乃迁秋官侍郎;久之,卒用为相。仁杰又尝荐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仁杰曰:“荐贤为国,非为私也。”
初,仁杰为魏州刺史,有惠政,百姓为之立生祠。后其子景辉为魏州司功参军,贪暴为人患,人遂毁其像焉。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有删改)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止其拜拜:行跪拜礼 |
B.未审陛下欲何所用之审:明白 |
C.太后擢柬之为洛州司马擢:提拔 |
D.悉在公门矣公门:府衙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 仁杰屡以老疾乞骸骨 ② 不赂者以赂者丧 |
B.① 乃迁秋官侍郎 ② 乃使人复修南阁子 |
C.① 久之,卒用为相② 杳不知其所之也 |
D.① 其人虽老②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狄仁杰忠诚正直的一组是( )
① 仁杰好面引廷争
② 仁杰曰:“未审陛下欲何所用之。”
③ 对曰:“臣所荐者可为宰相,非司马也。”
④ 仁杰曰:“荐贤为国,非为私也。”
⑤ 仁杰为魏州刺史,有惠政
⑥ 百姓为之立生祠。
A.①③⑤ | B.①③④ | C.②④⑥ | D.②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狄仁杰在世时,武太后十分信任倚重他,常称他“国老”;狄仁杰去世后,武太后很悲伤,感叹朝堂空了。 |
B.武太后要为朝廷选拔人才,狄仁杰就推荐了几十人,后来这些![]() |
C.狄仁杰不仅在选才上认真,而且在用才上也很较真。他举荐张柬之为宰相,然而武太后没有照办,他就敢于当面提出不同的看法。 |
D.![]()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贪暴为人患,人遂毁其像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下列文言句式或固定结构的特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介词短语后置句) |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 |
C.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判断句) |
D.不拘于时(壮语后置) |
对下列文言句式或固定结构的特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被动句) |
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被动句) |
C.陈利兵而谁何(宾语前置句) |
D.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判断句) |
对下列文言句式或固定结构的特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判断句) |
B.輮以为轮(省略句,省介词宾语“之”) |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判断句) |
D.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判断句) |
对下列文言句式或固定结构的特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非我也,岁也(判断句) |
B.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 |
C.树之以桑(介词短语后置句) |
D.可以无饥矣(判断句) |
对下列文言句式或固定结构的特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是社稷之臣也(判断句) |
B.无乃尔是过与(反问句) |
C.冉由、季路见于孔子曰(被动句) |
D.何以伐为(固定结构, 何……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