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F、G、H八种元素分布在三个不同的短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C、D为同一周期,A与E,B与G,D与H分别为同一主族,C和D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C、D、F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8。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与D可形成非极性分子X,过量的X与F D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F、H所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 。
(3)G的最高价氧化物与B的单质在高温下能发生置换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盐Y由B、D、E组成。以熔融盐Y为电解质构成的燃料电池如右图所示。写出石墨(I)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
(5)用熔融盐Y的燃料电池作电源,以石墨为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至无色后继续电解一段时间。断开电路,向溶液中加入0.1 mol Cu(OH)2,溶液恢复到电解之前的体积和浓度,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6)由A、C、D、E四种元素中任意三种构成的强电解质Z和W,溶于水时都能促进水的电离,测得Z的水溶液pH>7,W的水溶液pH<7,则Z为 、W为 。
(7)在一个装有可移动活塞的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C2(g)+3A2(g)2CA3(g),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容器中含有C2 0.5mol,A20.2mol,CA30.2mol,总容积为1.0L。
①如果达成此平衡前各物质起始的量有以下几种可能,其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
A.C2 0.6mol, A2 0.5mol, CA30mol
B.C2 0mol, A2 0mol, CA3 1.2mol
C.C2 0.6mol/L,A2 0.5mol/L, CA3 0.1mol/L
②求算此平衡体系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已知A为金属单质,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部分产物未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每空1分)写出物质B的化学式:、C的化学式、D的化学式、E的化学式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请标出单线桥)(方程式每个2分,单线桥每个2分):
反应①
反应②
反应③
(每空2分,共10分)
(1) 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Na2CO3,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 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NaHCO3,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 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HCl,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 除去Fe2O3中混有的Al2O3,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除去FeCl3溶液中混有的FeCl2,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每空2分,共10分)在铝质易拉罐中收集满CO2气体,然后在其中倒入10mL浓NaOH溶液,并迅速用胶带将易拉罐口封住,能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易拉罐突然变瘪了,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试解释易拉罐变瘪的原因;并解释后一现象的原因。写出反应过程中的两个离子方程式;。
在一定温度下有甲、乙两容积相等的密闭容器
(1) 向甲容器中通入1mol N2和3 mol H2,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amol。此时,NH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用含有“a”的表达式表示)。
(2) 若起始时(两容器容积保持不变)。,向乙中通入2mol N2和6mol H2,达到平衡时,生成的NH3的物质的量为b mol,a/b 1/2(选填“>”、“<”或“=”)。
(3) 若起始时甲保持容积不变,向甲容器中通入1mol N2和3 mol H2,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amol,而乙保持压强不变, 向乙容器中通入1mol N2和3 mol H2,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b mol,则ab(选填“>”、“<”或“=”)
某温度时,在10 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下表中数据
t/min |
X/mol |
Y/mol |
Z/mol |
0 |
1.00 |
2.00 |
0.00 |
1 |
0.90 |
1.80 |
0.20 |
3 |
0.75 |
1.50 |
0.50 |
5 |
0.65 |
1.30 |
0.70 |
9 |
0.55 |
1.10 |
0.90 |
10 |
0.55 |
1.10 |
0.90 |
14 |
0.55 |
1.10 |
0.90 |
(1) 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 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3 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
(3)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X的转化率α等于________;
(4) 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改变实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得到Z随时间变化的曲线1、2、3(如下图所示)则曲线1、2、3所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分别是: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