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曾说:“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也不是说在古代社会无价值。不过因他不能支配现代人心,适合现代潮流,还有一班人硬要拿他出来压迫现代人心,抵抗现代潮流,成了我们社会进化的最大障碍”。这说明陈独秀反对孔教的主要目的是
A.反对北洋军阀专制独裁 | B.追求现代民主政治 |
C.反对尊孔复古逆流 | D.追求中国社会现代化 |
俄罗斯著名思想家别尔加耶夫说:“在俄国,要求法制的自由主义资产阶级的革命是一种空想……在俄国,革命只能是社会主义的。自由主义运动与国家杜马和立宪党联系在一起。但是,它在人民群众中没有基础,并且没有能鼓舞人的思想,按照俄罗斯人的精神气质,革命只能是极权主义的。俄罗斯人是极端主义者,也恰恰是那种使人觉得像乌托邦的东西在俄罗斯则最现实。”别尔加耶夫旨在说明
A.社会主义是极权主义,是乌托邦式的幻想 |
B.社会主义革命符合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传统 |
C.社会主义思想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精神象征 |
D.自由主义资产阶级革命在俄国没有任何社会基础 |
下表为1854年美国国会议案表决情况,该表主要反映了
A.两党分歧日趋扩大 | B.两党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 |
C.共和党是国会多数党 | D.两党对峙的格局尚未形成 |
《货币》一书载:在英国黄金博物馆中你们可以看到一个国王手上拿着一个金蛋,相应的谚语就是:你需要牢牢掌握一种权力,但也不能用力过大,否则就会把手中的金蛋捏碎。这体现出英国
A.国王掌握了裁决权 | B.实行三权分立的体制 |
C.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 D.是当时最富强的国家 |
著名学者陈国刚在《民主的审判》一文中说:“有人说,苏格拉底死于民主的暴政。……但在解读苏格拉底之死这一事件时,我却宁愿断言,苏格拉底之死不是民主之过,至少不是民主一己之过,苏格拉底死于雅典的司法,死于披着民主外衣的雅典司法。”作者认为杀死苏格拉底的真正“凶手”是
A.直接民主政治制度 | B.公民多数人的暴政 |
C.决策失误的公民大会 | D.不公正的司法制度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方镇》中说:“唐之所以亡,由方镇之弱,非由方镇之强也。是故封建之弊,强弱吞并,天乎之政教有所不加;郡县之弊,疆场之害苦无已时。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 黄宗羲这段话的主要意图是
A.主张推行郡国并行制度 | B.扩大地方权力,限制中央集权 |
C.深刻揭露君主专制的弊端 | D.设方镇以克服郡县制度的弊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