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④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⑤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②③⑤ | B.①②⑤ | C.①②③ | D.②③④⑤ |
A是一种常见的单质,B、C为中学常见的化合物,A、B、C均含有元素X。它们有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元素可能为Al B.X元素一定为非金属元素
C.反应①和②互为可逆反应 D.反应①和②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稀NaOH溶液:NH4++ OH-=NH3·H2O |
B.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2Fe2++2Br-+2Cl2=2Fe3++Br2+4Cl- |
C.石灰乳与Na2CO3溶液混合:Ca2++CO===CaCO3↓ |
D.向Ca(HCO3)2溶液中滴入过量的NaOH溶液 Ca2++2 HCO3-+2OH-=CaCO3↓+CO32-+2H2O |
铝、铍(Be)及其化合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如其氯化物分子内键型相同,故其氯化物晶体的熔点都较低。已知反应:BeCl2+Na2BeO2+2H2O=2NaCl+2Be(OH)2↓能完全进行,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Na2BeO2溶液的pH>7,将其蒸干并灼烧后得到的残留物为BeO |
B.BeCl2溶液的pH>7,将其蒸干并灼烧后得到的残留物可能是BeCl2 |
C.Be(OH)2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 |
D.BeCl2水溶液的导电性强,故BeCl2是离子化合物 |
著名化学家徐光宪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在稀土串级萃取理论方面作出的贡献。稀土铈(Ce)元素主要存在于独居石中,金属铈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已知:铈常见的化合价为+3和+4,氧化性:Ce4+>Fe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铈的冶炼步骤为:用稀土串级萃法对矿石进行筛选富集;电解熔融CeO2 |
B.CeO2铈溶于氢碘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eO2+4HI=CeI4+2 H2O |
C.用Ce(SO4)2溶液滴定硫酸亚铁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Ce4++2Fe2+=Ce3++2Fe3+ |
D.铈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Ce+2Cu2+="2Cu+" Ce4+ |
一定温度下,mg某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将其产物立即与过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固体质量增加了ng,且m<n,在①H2②CO ③CO2④CH3COOH⑤CH3CHO ⑥C2H4中,符合题意的是()
A.只有③ | B.只有①②④![]() |
C.只有⑤⑥ | D.全都符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