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遗传系谱中有甲 (基因设为A、a)、乙(基因设为B、b)两种遗传病,其中Ⅱ-7不是乙病的携带者。请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 图中甲病为 染色体上的 性遗传病。
(2) 图中乙病为 染色体上的 性遗传病,其中Ⅱ-6的基因型为 ,Ⅲ-12为纯合子的概率是 ,Ⅲ-13的乙病致病基因最终来自于 。
(3) 若II-7和II-8又生了一个两病兼患的孩子,该患者为男孩的概率是 。
(4) 若Ⅲ-11和Ⅲ-12婚配,属于 结婚,后代中男孩的患病概率是 。
(10分)完成下面有关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概念图。
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据题分析作答: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
有氧条件下的装置顺序: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图中序号表示);
无氧条件下的装置顺序: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图中序号表示)。
② 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③D瓶在连通其他瓶前应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这是为了
。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 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实验过程中环境因素的影响忽略不计),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如何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下表:
序号 |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
结论 |
|
装置Ⅱ |
装置Ⅲ |
||
1 |
①________ |
② 不移动 |
只进行有氧呼吸 |
2 |
③ 不移动 |
④____________ |
只进行无氧呼吸 |
3 |
⑤ 向左移 |
⑥____________ |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
③ 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mol/L,而释放的CO2为9mol/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倍。
(12 分)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和马铃薯块茎为材料,在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30min后,测定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的还原糖含量见下表:
处理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甘薯还原糖含量(mg/g) |
22.1 |
23.3 |
25.8 |
37.6 |
40.5 |
47.4 |
54.7 |
68.9 |
45.3 |
28.6 |
(1)由表可见,温度为70℃时甘薯还原糖含量最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认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苏丹III染液,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
第二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_____________。
第三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某腺体的细胞中,提取出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放入含有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液中含有核糖体和内质网完成其功能所需的物质和条件。很快连续取样,并分离核糖体和内质网。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核糖体和内质网中的情况,结果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1)放射性氨基酸首先在核糖体上大量积累,最可能的解释是
。
(2)放射性氨基酸在核糖体上积累之后,在内质网中也出现,且数量不断增多,最可能的解释是
。
(3)实验中,培养液相当于细胞中的 。
(4)参与细胞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还有 。
分析细胞内4种重要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a一般是指;e在动物细胞中是指,在植物细胞中主要指。
(2)f是指;它是由b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除此之外,
脂质还包括和。
(3)c是指,通式是。
(4)d是指,d形成h,h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