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在博览会期间,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
材料二 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中,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
材料三 为了纪念独立100周年,187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博览会会址建立了一个火车站,并建有通往各地的有轨电车线,突出交通设施建设成果。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世博会,向观众介绍了飞机和无线电。
材料四 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上海英商“宝顺洋行”买办徐荣村携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参加了伦敦世博会,获金银大奖。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上,中国馆的展品是中国传统的农产品、手工业品和工艺品,汇聚了各种各样富有中华特色的游艺戏院、一间佛殿、一间茶室、一个东方美食园。
(1)材料一和材料三中,世博会展品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试分析出现材料二这一现象的原因。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参加世博会的展品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参加的展品有何不同,并说明其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关于政权组织的法律
第一条 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
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大多数票选出。
第五条 共和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未满届的众议院。
关于参议院组织的法律
第九条 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关于政权机关间关系的法律
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宣布会议的闭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闭会时期,如果每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
第九条 共和国总统,非先得两院的同意,不得宣战。
──以上材料均摘自《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材料二
第十一条 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二十三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摘自《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法国和德国分别确立了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⑵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试从国家元首的产生和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方面比较这两种政治制度的不同点。
⑶结合史实,说明造成这两种政治制度差异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106年,分全国为13部(州),每部(州)派刺史一人,于每年秋天巡行郡国,按“六条问事”的职权,监督郡国。
材料二:(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管财政兼监察地方官吏)、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在边境地区设置……)、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西汉和北宋的官制有什么相同之处?
(2)你认为材料二中的地方官制有什么显著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
内史、纳言(即中书令、侍中)是为宰相,亦有他官参与。大唐侍中、中书令是真宰相,其余以他官参掌者,无定员,但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及平章事、知政事、参知机务、参知政事、及平章军国重事之名者,并为宰相,亦汉行丞相事之例也。
请完成:
材料中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制度?它出现于哪一个时期?有何特点?
阅读下列两幅图:
图1 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图2 北宋文官出行图
请回答:
以上两幅出行图反映的情景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解释。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其余陈平、王陵、陆贾……等皆白徒(农民)……一时人才皆出其中,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西汉一代之制:凡为相者,就爵而言,必封侯……丞相为百官之长,位高而权重。……西汉前半期“常以列侯为丞相”。
——《中国宰相制度》
材料三:武帝元封年间,名臣文武欲尽。汉兴功臣受封者百余人……子孙骄溢,忘其先……至太初(武帝年号,公元前2世纪末)百余年间,见侯五,余皆坐法陨命亡国。……武帝以后,宰相之材不能不取于列侯之外。
——《中国宰相制度》
材料四: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至昭宣之世,大将军权兼中外……在内朝预闻政事。
——《汉书·刘辅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言“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指的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三,说明汉武帝选任丞相的渠道及原因。
(3)材料四叙述的是什么制度?材料三、四叙述的汉代中央官制的变化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