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一个某病家族的遗传系谱,据图回答(有关基因用A、a表示):
(1)此病是 染色体(填“常”或“性”)遗传,属 性(填“显”或“隐”)遗传。
(2)Ⅱ4和Ⅲ8的基因型为
和 。
(3)Ⅳ10为杂合子的概率为 。
(4)Ⅳ9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性婚配,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患该病,出生第二个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 。
(5)Ⅳ11与一个正常女性(其父亲患该病)结婚,生出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
H2S是一种具臭鸡蛋气味的气体,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其为对人有害无益的气体。
(1)上图是胞内H2S的产生及作用示意图,可以看出,细胞内H2S含量的稳定具有调节机制,其意义是。
(2)上图中的某种氨基酸是除含C、H、O、N外一定还含有元素的氨基酸,该元素在氨基酸的上。
(3)有人为研究生理浓度(对细胞不产生毒害的浓度)的H2S的功能及作用机理,将大鼠平分三组,实验如下:
组别 |
1 |
2 |
3 |
处理 |
生理盐水 |
生理浓度H2S |
KATP开放剂 |
相对血压值(正常为100%) |
100% |
80% |
80% |
①为保证本实验的可信性,对实验用鼠的要求是:;
②由上述实验数据对比,结合上图信息,可以推测出,生理浓度的H2S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使通道蛋白(KATP )(用开放或关闭作答),血管壁平滑肌(用舒张或收缩作答),从而(用升高或降低作答)血压。
③欲使实验结果更加令人信服,有人增加了第4组小鼠,用生理浓度的H2S加KATP抑制剂,如果推测正确,第4组的实验结果中的相对血压值应该比第2组(用高或低作答)。
④本研究的意义是: a.丰富了细胞信号转导的内容,除H2S外,举出一种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性的一种小分子化合物; b.研究高血压的。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和G2期)和分裂期(M期)。如图标注了甲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2)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DNA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复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养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后,处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洗脱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培养,定期检测。预计最快约___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
(3)从被标记的M期细胞开始出现到其所占M期细胞总数的比例达到最大值时,所经历的时间为____期的时间,处于该期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用箭头表示变化情况)。
(4)若向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______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5)乙动物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长为24 h,M期时长为1.9 h。若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选用______(填“甲”或“乙”)动物肠上皮细胞更合适。
(6)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同处于分裂末期的动物肠上皮细胞与洋葱根尖细胞,形态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 ________。
甲图表示不同生理状态下水稻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的四种状况。乙图表示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后,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结果。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甲图中的细胞器(填图中序号①或②)是水稻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捕获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其内的上。
(2)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细胞常常采用方法。基因导入水稻细胞后,要通过技术培育成水稻幼苗。
(3)乙图中原种水稻在a、b、c点时,叶肉细胞依次处于甲图的(填Ⅰ、Ⅱ、Ⅲ、Ⅳ)状况。在a~d段,影响原种水稻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4)在光照强度为12(×102μmol•m-2•s-1)时,转基因水稻合成O2量与原种水稻合成O2量的比值是,因而转基因水稻更适宜栽种在______________环境中。
图甲是某种细胞结构的模式图,图乙是图甲的局部放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可能是。
A.菠菜叶肉细胞 | B.大肠杆菌细胞 |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 D.人乳腺细胞 |
(2)含氮碱基A 和U的互补配对可能存在于细胞质中的(用①~⑤作答)结构。某含2条直肽链的蛋白质由104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合成场所是图中的(用①~⑤作答),合成一分子的该蛋白质过程中共脱水分子个,该蛋白质至少含有个游离的氨基,个游离的羧基。
(3)图中结构③具有双层膜结构,其中内膜蛋白质含量明显外膜,分析其原因是。
(4)若把该细胞置于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图中⑤处将发生的变化是。
蜂毒素是工蜂毒腺分泌的多肽,具有抗菌、抗病毒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体外研究发现,蜂毒素对多种癌细胞具有强烈的杀伤作用。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取材方面,蜂毒素只能从工蜂的毒腺细胞中获取,其根本原因是。
(2)相关研究已表明,蜂毒素可引起细胞凋亡。科研人员为进一步研究蜂毒素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相关实验并回答问题
方法步骤:
a.取4只相同的培养瓶,编号,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和。
b.1号培养瓶为空白对照组,向2-4号培养瓶分别加入。
c.培养48h后,检测并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d.检测与凋亡基因(Bax、Bel-2)的表达,结果如图-2所示。
(3)分析与讨论:
a.图-1表明:
b.图-1、图-2表明:促进胃癌细胞凋亡的是,抑制胃癌细胞凋亡的是。
因此,从基因水平上看,蜂毒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原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