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板块分布示意图(甲图)及板块碰撞示意图(乙图),回答下列各题。
喜马拉雅山脉是图中的哪两大板块相撞而成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④⑤ | 
乙图属于板块交界处的几种地貌类型,箭头表示板块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图表示板块的生长边界 | 
| B.乙图表示板块的张裂边界 | 
| C.东非大裂谷的形成过程与乙图相同 | 
| D.台湾岛就处在乙图所示的板块边界上 |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3)小题。(12分)
  材料一就在人们为荒漠化忧心忡忡时,“石漠化”的幽灵又肆无忌惮地袭来。“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形成于亚热带湿润地区地喀斯特地区。该地区地形崎岖,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石漠化”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地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灾害多发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
  材料二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
| 坡度(°) | 
   5~10 | 
   10~15 | 
   15~20 | 
   20~5 | 
   25~30 | 
   30~35 | 
   >35 | 
  
| 土壤厚度 (mm)  | 
   120 | 
   81 | 
   80 | 
   78 | 
   71 | 
   42 | 
   20 | 
  
| 有机质层厚度(mm) | 
   28 | 
   20 | 
   17 | 
   15 | 
   12 | 
   9 | 
   7 | 
  
(1)由以上材料分析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的关系是  。
  (2)易发生石漠化的地区,在兴建大型工程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
  (3)分析造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
黑龙江省是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该省成为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
| A.土地肥沃 | B.雨热同期 | 
| C.人均耕地多 | D.地形平坦 | 
黑土分布区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产地,由于各种原因,其肥力不断下降,其肥力下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 A.被冲刷变薄 | B.气候干旱 | 
| C.生物活动微弱 | D.秸秆还田 |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回答下列问题。
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农牧活动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
  ①草原②水能③石油④森林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乙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的是( )
| 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 | 
| B.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 | 
| C.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 | 
| D.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 
我国政府停止开垦丙山脉,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主要原因是( )
| A.抚育更新森林资源 | B.开发特色森林旅游 | 
| C.进口木材,成本低 | D.伐木难度大,成本高 | 
读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
| A.珠三角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 | 
| B.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 
| C.径流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大 | 
| D.该地区技术力量雄厚 | 
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
  ①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 ②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
  ③流速减缓造成泥沙沉积于库区,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 ④引发旱涝灾害
|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梯级开发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修建大坝和船闸改善了通航条件,利于航运发展 | 
| B.修建大坝调节了径流量,有利于灌溉 | 
| C.大坝修建使水能得以充分开发,成为了该流域的唯一能源 | 
| D.梯级开发、水库的修建、流域内环境的改善,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