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在其科普著名《枪炮、病菌和钢铁》中说:“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能力,也没有遗传抵抗能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一个曼丹人村庄里的人口在几个星期之内就从2000人急剧减少到40人。”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今天最大的启示是”
A.在西欧殖民扩张过程中病菌是第一“杀手” |
B.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 |
C.高度重视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 |
D.全世界都要加强对:“流行疾病”的防控 |
有一名学生在学完建国后的历史叹息道:“今天在农村实行分田到户政策,何必50年代对农业进行改造?真是多此一举。”对这一观点的评论不正确的是
A.他把土地改革后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农业生产关系混为一谈 |
B.他没有看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伟大意义。 |
C.他没有认识到分散的小农经济不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实行改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
D.70年代分田到户与50年代农业改造的实质是一样的 |
经济特区的“特”是指
A.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 |
B.在外交上享有特殊的权力 |
C.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采取特殊政策 |
D.即划出的特定的区域,属政治特区 |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问题上,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八大的基础上又有新认识,表现在
A.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 B.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D.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民主集中制 | B.改革开放 | C.解放思想 | D.实事求是 |
下图是“1970-1993年美国、日本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中日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步扩大 |
B.中国崛起导致美国经济急剧衰退 |
C.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
D.社会福利开支增多使日本经济出现负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