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A、B、E 3种原子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3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皆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C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D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
A             ,B            ,C           ,D          ,E            
(2)A与E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
(3)写出A、B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H 2 O 2 是一种绿色氧化还原试剂,在化学研究中应用广泛。
(1)某小组拟在同浓度 Fe 3 + 的催化下,探究 H 2 O 2 浓度对 H 2 O 2 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限选试剂与仪器:30% H 2 O 2 、0.1 mol/LF e 2 (S O 4 ) 3 、蒸馏水、锥形瓶、双孔塞、水槽、胶管、玻璃导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注射器
①写出本实验 H 2 O 2 分解反应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②设计实验方案:在不同 H 2 O 2 浓度下,测定(要求所测得的数据能直接体现反应速率大小)。
③设计实验装置,完成下图的装置示意图。

④参照下表格式,拟定实验表格,完整体现实验方案(列出所选试剂体积、需记录的待测物理量和所拟定的数据;数据用字母表示)。

(2)利用图 a b 中的信息,按图 c 装置(连能的 A B 瓶中已充有 N O 2 气体)进行实验。可观察到 B 瓶中气体颜色比 A 瓶中的(填"深"或"浅"),其原因是

石墨在材料领域有重要应用。某初级石墨中含 Si O 2 (7.8%)、 A l 2 O 3 (5.1%)、 F e 2 O 3 (3.1%)和 MgO (0.5%)等杂质。设计的提纯和综合应用工艺如下:

(注: SiC l 4 的沸点是57.6ºC,金属氯化物的沸点均高于150ºC)
(1)向反应器中通入 C l 2 前,需通一段时间的 N 2 ,主要目的是
(2)高温反应后,石墨中的氧化物杂质均转变为相应的氯化物。气体I中的氯化物主要为 。由气体II中某物质得到水玻璃的化学方程式为
(3)步骤①为:搅拌、 。所得溶液IV中阴离子有
(4)由溶液IV生成沉淀V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00 kg 初级石墨最多可获得 V 的质量为 kg
(5)石墨可用于自然水体中铜件的电化学防腐,完成下图防腐示意图,并作相应标注。

CaS O 4 代替 O 2 与燃料 CO 反应,既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又能得到高纯 C O 2 ,是一种高效、清洁、经济的新型燃烧技术,反应①为主反应,反应②和③为副反应。
1 4 CaS O 4 (s)+COg)= 1 4 CaS(s)+C O 2 (g) H 1 =-47.3KJ/mol

CaS O 4 (s)+CO(g)=CaO(s)+C O 2 (g)+S O 2 (g) H 2 =+210.5KJ/mol

CO(g)= 1 2 C(s)+ 1 2 C O 2 (g) H 3 =-86.2KJ/mol
(1)反应 2CaS O 4 (s)+7CO(g)=CaS(s)+CaO(s)+C(s)+6C O 2 (g)+S O 2 (g) H= (用 H 1 H 2 H 3 表示)。
(2)反应①~③的平衡常数的对数 lgK 随反应温度 T 的变化曲线见图18.结合各反应的 H ,归纳 lgK~T 曲线变化规律:

a)
b)
(3)向盛有 CaS O 4 的真空恒容容器中充入 CO ,反应①于900 ºC达到平衡, c 平衡 CO )=8.0×10-5 mol/L ,计算 CO 的转化率(忽略副反应,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4)为减少副产物,获得更纯净的 C O 2 ,可在初始燃料中适量加入
(5)以反应①中生成的 CaS 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经原子利用率100%的高温反应,可再生成 CaS O 4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一定条件下 C O 2 可与对二甲苯反应,在其苯环上引入一个羧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不饱和酯类化合物在药物、涂料等领域应用广泛。
(1)下列关于化合物I的说法,正确的是

A. FeC l 3 溶液可能显紫色
B. 可能发生酯化反应和银镜反应
C. 能与溴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
D. 1 mol 化合物I最多与2 molNaOH 反应

(2)反应①的一种由烯烃直接制备不饱和酯的新方法

化合物II的分子式为。1 mol 化合物II能与 mol H 2 恰好反应生成饱和烃类化合物。
(3)化合物II可由芳香族化合物III或IV分别通过消去反应获得。但只有III能与 Na 反应产生 H 2 。III的结构简式为(写1种);由IV生成II的反应条件为
(4)聚合物可用于制备涂料。其单体的结构简式为。利用类似反应①的方法仅以乙烯为有机原料合成该单体,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

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叙述I
叙述II
A
KN O 3 的溶解度大
用重结晶法除去 KN O 3 中混有的 NaCl
B
BaS O 4 难溶于酸
用盐酸和 BaC l 2 溶液检验 S O 4 2 -
C
N H 3 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N H 3 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
D
Ca(OH ) 2 能制成澄清石灰水
可配制2.0 molL - 1 Ca(OH ) 2 溶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