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做其中4道题)。
① ,再而衰, 。 (《左传·曹刿论战》)
②天时坠兮威灵怒, 。 ,平原忽兮路超远。
(屈原《国殇》)
③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④ ,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 。
(苏轼《前赤壁赋》)
⑤塞上长城空自许, 。 ,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⑥鹰击长空, ,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①
史达祖
西风劝凉云去,天东放开金镜。照野霜凝,入河桂湿, 一一冰壶相映。殊方②路永。更分破秋光,尽成悲镜。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
江南朋旧在许,也能怜天际,诗思谁领? 梦断刀头,书开虿尾,别有相思随定。忧心耿耿,对风鹊残枝,露蛩③荒井。斟酌姮娥④,九秋宫殿冷。
【注】①南宋开禧年间的六月,史达祖与南宋使团离开临安,前赴金国恭贺金主生日,八月中秋到达河北真定,夜晚住宿在真定馆驿中,这首词就是在馆驿中写成。②殊方,指他乡,异域。③蛩,蟋蟀。④姮娥,嫦娥。请赏析“西风劝凉云去,天东放开金镜”中“劝”“放开”的奇妙之处。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夜 归①
钟惺
落日下山径,草堂人未归。砌②虫泣凉露,篱犬吠残晖。
霜静月逾皎,烟生墟③更微。入秋知几日,邻杵数声稀。
[注释]①《夜归》是明朝湖北竟陵派著名作家钟惺在老家天门留下的佳作。②砌:台阶。③墟:村落。请结合诗中所写景物,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营造“幽深孤峭”,即幽静、宁谧、孤寂而略带凄清的意境的。
古人都很注重炼字,请就颔联、颈联中的“泣”“微”任选一字赏析其妙处。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dí)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阙和下阙作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词上片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情感的。
下片中“而今乐事他年泪”,况周颐在《蕙风词话》卷二评论说:“二语合参,可悟一意化两
之法。”也即“一语两意”,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唐多令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谩[注]长是,系行舟。
【注】谩:徒然。“离人心上秋”自古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作者为什么说“有明月,怕登楼”?
词的下片手法多样,感情丰富,试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