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 A |
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MnO2 |
研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
| B |
将溴水加入KIO3溶液中 |
比较碘与溴单质氧化性的强弱 |
| C |
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后用冰水混合物冷却降温 |
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 D |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
证明SO2具有氧化性 |
含有a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x mol Cl2。下列各项为通Cl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
| A.x=0.4a,2Fe2++Cl2=2Fe3++2Cl- |
| B.x=0.6a,2Br-+ Cl2=Br2+2Cl- |
| C.x=a,2Fe2++2Br-+2Cl2=Br2+2Fe3++4Cl- |
| D.x=1.5a,2Fe2++4Br-+3Cl2=2Br2+2Fe3++6Cl-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4 g镁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NA |
B.1 L 0.1 mol·L-1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A |
| C.1 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A |
D.标准状况下,22.4 L乙醇的分子数为NA |
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
①

②

③

④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
A.![]() |
B.![]() |
C.![]() |
D.![]() |
实验室用Al2(SO4)3溶液制取Al(OH)3,最合适的试剂是
| A.NaOH | B.H2SO4 | C.NH3·H2O | D.KOH |
下面关于SiO2晶体网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存在四面体结构单元,O处于中心,Si处于4个顶角 |
| B.最小的环上,有3个Si原子和3个O原子 |
| C.最小的环上,Si和O原子数之比为1:2 |
| D.最小的环上,有6个Si原子和6个O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