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图中各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是中和滴定法测定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
B.装置②中手捂烧瓶(橡胶管已被弹簧夹夹紧),发现导管中有液柱上升并保持稳定,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
C.装置③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D.装置④可检验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得到的气体中含有乙烯(假定每个装置中吸收完全)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氢铵溶液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 + OH—═H2O |
B.氢氧化铝与足量盐酸反应Al(OH)3+3H+═Al3++3H2O |
C.钠和冷水反Na+2H2O═Na++H2↑+OH— |
D.铜片与稀硝酸反应Cu+NO3—+4H+═Cu2++NO↑+2H2O |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CO32—、SO42—、H+ |
B.K+、[Al(OH)4]—、H+、Cl— |
C.Fe2+、K+、H+、NO3— |
D.Al3+、H+、NO3—、SO42— |
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若要在家中将它们区分开来,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A.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 |
B.分别用干净铁丝蘸取样品在煤气炉的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 |
C.将样品溶解,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 |
D.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白醋,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 |
从化学原理和经济利益角度分析,下列从海水中提取镁单质的方法最可行的是
下列各组物质,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A.NaCl、BaSO4 、SO2 |
B.Cu、CH3COOH、酒精 |
C.氯化钠晶体、水、酒精 |
D.KNO3、NH3·H2O、CaC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