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大西洋两侧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6分):

(1)15—19世纪,图示区域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流向 是                                            ;其中被强制性迁移的是     (图中字母)地区;
(2)图中A、B、C、D四地,二战前后一直是人口迁入地区的是        ,一直是人口迁出地区的是        ,由迁出地区变为迁入地区的是           ,由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的是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为“30°N纬线圈和72.5°E经线”,其中30°N纬线上由10°W向西到155°E为夜半球,同时72.5°E经线上只有CD段处于夜半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4分)
(2)图中A地位于C地的________方向。此刻北京时间为________,30°N纬线圈上既位于夜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经度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日一架飞机在B地日出时起飞,飞往A地降落,途中飞行员始终看到“旭日东升”的景象,则飞机的飞行时间是_______小时,飞行员始终看到太阳位于飞机的__________方向。(4分)

按要求作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该图作12月22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太阳光线画在图的左侧,用A表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2)作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3)在图上标出B点,要求地方时为20点,昼长为16小时。标出C点,要求地方时为18点,昼长为12小时。
(4)下列城市中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是( )

A.莫斯科 B.香港 C.圣地亚哥 D.上海

读图“昼长与纬度关系曲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西安的节气是。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ˊS)的昼长是_______小时。
(2)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
(3)此时M、K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值大约是
(4)此日,正午日影朝向正南方的纬度范围是

读我国洪水灾害分布图,分析回答问题。

(1)形成我国东南沿海风暴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气象原因分析我国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从气象原因分析我国松嫩平原、四川盆地.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请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农业部农情调查,从2008年l0月下旬以来i北方冬走区的降水明显偏少。降水量较常年问期偏少五成至八成:。出骧了大范围的气象干旱。截至2009年2月5日,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等主产区小麦受旱1.57亿亩,其中严重受旱6482万亩。土地龟裂、河流干滑,地里的冬小麦面临绝产危险
材料二 我国季节性干旱多发区分布图

材料三 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 r

(1)从材料分析此次北方冬麦区旱情严重的主要原因。
(2)缓解此次北方冬麦区旱情严重的主要措施是——(选择填空)。,

A.长江水北调
B.黄河上游水库向中下游输水
C.合理利用地下水
D.适时进行人工增雨

E.采取节水灌溉措施
(3)ABC是我国三个千旱严重地区,.但是三地区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不同。试分析说明B地区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
(4)根据材料,描述干旱灾害在我国的地理分布特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