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日。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实践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上述材料蕴含了认识论的哪些道理,请加以分析说明。(12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最近,“问题奶粉”事件为我们所高度关注,9月初,“中国名牌产品”河北三鹿牌奶粉中检出有毒物质三聚氰胺,接着在包括伊利、蒙牛名牌在内的22家企业,69批次婴幼儿奶粉中检出三聚氰胺。
(1)运用市场经济知识分析,问题奶粉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经调查核实,三鹿牌部分批次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含有的三聚氢胺,是不法分子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质含量而人为加入的。随后,对因服用三鹿牌奶粉而患结石病的患儿实行免费治疗,国家质检、工商等相关部门采取了把质检范围扩大到所有乳制品,责令含有三聚氰胺批次的奶产品立即全部下架,停止所有食品类企业获得的国家免检产品资格,加强对奶产品企业生产各个环节监管等措施。
(2)运用有关商品的基本知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为什么高度重视食品安全。
(3)结合材料,从市场经济角度说明怎样才能防止此类“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在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当前金融危机中,网络经济一枝独秀。大学即将毕业的晓亮同学准备自主创业,筹资10万元成立一家网络公司。
(1)请你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为晓亮同学如何经营好该公司出谋划策
材料二当前,青少年网瘾问题已经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有专家认为:“有目的地接触网络,在虚拟世界中得以放松,获得快乐,是孩子的权利。网络存在于现代社会,教会孩子们如何选择,用何种标准选择才是最重要的教育方式。”
(2)从政府职能角度,谈谈政府应如何使青少年在虚拟世界中得以放松,获得快乐。
材料三随着“开心农场”等娱乐游戏风靡互联网,“偷菜”瞬间蹿红网络,席卷网民生活,“你‘偷’了吗”成为大家见面的招呼语。数百万都市百领成为“偷菜”队伍中的主力军,每天在“偷”与“防偷”中乐此不疲,甚至定闹钟半夜起床“偷”菜。有的网友认为从中找到了乐趣,而有的网友则觉得这是无聊的游戏,让人迷失。
(3)请从价值观角度谈谈你对“网络偷菜”的认识。

材料一在2009年6月12日举行的中国电视剧“白玉兰奖”颁奖典礼上,5个电视剧奖项有4个落到了“粤产”电视剧身上,其中《潜伏》将3个大奖收如囊中,9月10日,来自汕头澄海区,号称“中国动漫第一股”的“奥飞动漫”在深交所上市……这是近年来广东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这些现象表明,广东文化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辉煌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和“潜伏”,如今再度崛起,呈现出厚积薄发、精彩纷呈的喜人局面。
材料二综观近年来广东文化发展的现象与轨迹,可以看出,广东文化在“潜伏”中“崛起”,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努力营造了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二是充分尊重和把握了文化发展市场需求之间的规律;三是紧密结合了国际视野和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四是有效整合各种要素形成文化发展合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最终形成了推动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1)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广东文化的发展对广东经济发展的作用。
(2)简要分析广东文化之所以能在“潜伏”中“崛起”所蕴涵的哲学道理。

表一:1978~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对比

年份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A)
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
(单位:元)(B)
城乡人均收入比
(A/B)
1978
343.4
133.6
2.57
1995
4283.0
1577.7
2.71
2000
6280.0
2253.4
2.79
2008
15781.0
4761.0
3.31
2009
17175.0
5153.0
3.33

表二:2009年我国部分地区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比(单位:元)


前五名
后五名
城镇
北京
上海
浙江
广东
天津
海南
西藏
甘肃
青海
新疆
26738
26675
24611
21574
21430
13751
13544
13025
12692
12120
农村
北京
上海
天津
浙江
江苏
西藏
陕西
云南
甘肃
青海
11986
11385
10675
10008
8004
3532
3500
3369
3355
3346

材料一: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党在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问题上不断探索、深化和完善。十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十五大和十六大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确保中央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继续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
(1)表一、表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如何解决表一、表二中出现的问题?








(3)结合材料一,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对效率与公平关系认识的发展过程。








(4)结合材料二,运用民族的相关知识说明做好民族地区扶持工作的意义。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指出:“实践证明,没有中
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
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材料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党中央提出方针、政策,全国政协
讨论协商,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国务院拟定实施方案,组织全国人民贯彻实施。在党中
央的领导下,人大、政府、政协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已经形成。这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特
点和优点。
材料三:2009年7月21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
下半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中
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既然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完成上述任务为什么还要发挥各级人大、政府、政协的作用?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政治现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