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
(1)“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齐丧胆;单刀会鲁肃,江南子弟尽低头。”这副对联道出关羽一生中最得意的两件事。请简述单刀会鲁肃的情节。(《三国演义》)
(2)他径直跑到绞刑架下,用手指着绞刑架叫她看,“在它和我当中你可以选择一个。”他冷酷地说道。
……
姑娘终于向他说道:“它还没有你那样使我害怕。”
这是《巴黎圣母院》中的一段话。这两句话分别是谁说的?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请简述相关的情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1)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2)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谈谈你对“群而不党”的理解。
孔子的“矜而不争”与“当仁”而“不让”,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试作分析。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题。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指出孔子与世人对“孝”的认识的异同。
2012年,“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颁布,其中有“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等。结合孔子的孝道观,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3.3)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26)根据上述内容,概括“仁”跟“礼乐”“志”的关系。
答:朱熹引程颐的话:“夫子安仁,颜渊不违仁,子路求仁。”志有大小之分,请对三人的“志”作简要评析。
答: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衽①,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而况无父子之泽②乎?(《韩非子》)
【注】①怀衽:怀抱。②泽:恩惠。从上述两段文字中,分别概括孔子和韩非子的“义利观”。
孔子:
韩非子:对这两种“义利观”作简要评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甲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节选自《论语·微子》)
乙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节选自陶渊明《归园田居》)甲中,子路所说的“长幼之节”和“君臣之义”分别指什么?
同样身处乱世,子路认为“不仕无义”,陶渊明却将出仕视为“误落尘网中”。你如何理解并评价这两种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