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选自《晋书·李密传》略有删节
【注】服阕:古代父母死后守丧三年,期满除服,称为“服阕”
虫流:指人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祖母刘氏,躬自抚养躬亲:亲自 |
B.华善之 善:好 |
C.感恋弥至,烝烝之性 感恋:感念眷恋;感激眷恋 |
D.数使吴,有才辩 数:多次 |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密奉事以孝谨闻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B.乃迁汉中太守乃上疏曰:臣以险衅 |
C.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有暇则讲学忘疲 |
D.齐桓得管仲而霸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
下列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李密几岁大的时候就成了孤儿,是祖母刘氏把他抚养成人,他曾拜谯周为师,周的门人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 |
B.李密因为孝敬祖母而闻名,也因祖母年老,无人奉养,上疏《陈情表》“辞不就职”;皇帝看后,停止征召他为太子洗马。 |
C.李密在祖母去世后,被迫到晋朝廷任洗马的官职,实现了“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夙愿。 |
D.李密做温县县令时,讨厌下属官吏,因给人写信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而被上告,司吏因为他在温县做官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 |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2)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资政殿大学士尚书左丞赠吏部尚书正肃吴公墓志铭
欧阳修
公讳育,字春卿。公为政简严。初,秦悼王葬汝州界中,其后子孙当从葬者与其岁时上冢者不绝,故宗室、宦官常往来为州县患。公在襄城,每裁折之。由是宗室、宦官凡过其县者,不敢以鹰犬犯民田。其治开封,尤先豪猾,曰:“吾何有以及斯人?去其为害者而已。”居数日,发大奸吏一人,流于岭外,一府股栗。由是京师肃清。
方元昊叛河西,契丹亦乘间隳盟,朝廷多故。公数言事,献计画。自元昊初遣使上书,有不顺语,朝廷亟命将出师,而群臣争言竖子即可诛灭。独公以谓元昊虽名藩臣,而实夷狄,其服叛荒忽不常,宜示以不足责,外置之。且其已僭名号,夸其人,势必不能自削,以取羞种落,第可因之赐号若国主者。且故事也,彼得其欲,宜不肯妄动。然时方锐意于必讨,故皆以公言为不然。其后师久无功,而元昊亦归过自新,天子为除其罪,卒以为夏国主。由是议者始悔不用公言,而虚弊中国。
庆历五年三月,拜参知政事。与贾丞相争事上前,上之左右与殿中人皆恐色变,公论辩不已,既而曰:“臣所争者,职也;顾力不能胜矣,愿罢臣职,不敢争。”上顾公直,乃复以为枢密副使。居岁余,大旱,贾丞相罢去。御史中丞用《洪范》言大臣廷争为不肃,故雨不时若。因并罢公,以给事中知许州,又知蔡州。州故多盗,公按令,为民立伍保而简其法,民便安之,盗贼为息。
自公罢去,上数为大臣言吴某刚正可用,每召之,辄以疾不至,于是召还,始侍讲禁中。庞丞相经略河东,与夏人争麟州界,亟筑栅于白草。公以谓约不先定而亟城,必生事。遽以利害牒河东移书庞公且奏疏论之,皆不报。已而夏人果犯边,杀骁将郭恩,而庞丞相与其将校十数人皆以此得罪,麟、府遂警。公前在河南,逾月而去,河南人思之,闻其复来,皆欢呼逆于路,惟恐后。其卒也,皆聚哭。
公享年五十有五,以嘉祐三年四月十五日卒于位,诏辍朝一日。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去其为害者而已(2)上顾公直
(3)皆不报(4)皆欢呼逆于路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居数日,发大奸吏一人,流于岭外,一府股栗。
(2)由是议者始悔不用公言,而虚弊中国。
(3)御史中丞用《洪范》言大臣廷争为不肃,故雨不时若。请用“/”标出文中画浪线句的两处停顿,。
遽 以 利 害 牒 河 东 移 书 庞 公 且 奏 疏 论 之请简要概括吴育认为元昊不可诛灭的三点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孙承宗,高阳人。貌奇伟,须髯戟张。与人言,声殷墙壁。始为县学生授经边郡。往来飞狐、拒马间,直走白登,又从纥干、清波故道南下。喜从材官老兵究问险要厄塞,用是晓畅边事。
熹宗即往,以左庶子充日讲官。帝每听承宗讲,辄曰“心开”,故眷注特殷。天启元年,沈、辽相继失,举朝汹汹。御史方震孺请罢兵部尚书崔景荣,以承宗代。廷臣亦皆以承宗知兵,遂推为兵部添设侍郎,主东事。帝不欲承宗离讲筵,疏再上不许。未几,大清兵逼广宁,遂拜承宗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越数日,命以阁臣掌部务。承宗上疏曰:“迩年兵多不练,饷多不核。今天下当重将权,授之节钺,勿使文吏用小见沾
沾陵其上。边疆小胜小败,皆不足问。”因列上抚西部、恤辽民、简京军、增永平大帅、修蓟镇亭障、开京东屯田数策,帝褒纳焉。
时宁远城工竣,关外守具毕备。承宗图大举,奏言:“前哨已置连山大凌河,速畀臣饷二十四万,则功可立奏。”帝命所司给之。兵、工二部相与谋曰:“饷足,渠即妄为,不如许而不与,文移往复稽缓之。”承宗再疏促,具以情告。帝为饬诸曹,而师竟不果出。当是时,忠贤益盗柄。以承索功高,欲亲附之,令应冲等申意。承宗不与交一言,忠贤由是大憾。而其党李蕃、崔呈秀、徐大化连疏诋之,至比之王敦、李怀光。承宗乃杜门求罢。
十一年,大清兵深入内地。以十一月九日攻高阳,承宗率家人拒守。大兵将引去,绕城呐喊者三,守者亦应之三,曰“此城笑也,于法当破”①,围复合。明日城陷,被执。望阙叩头,投缳而死,年七十有六。谥文忠。后叙宁远功,荫子锦衣世千户。
(选自《明史·孙承宗传》,有删改)
①此城笑也,于法当破:这是守城的人在嘲笑,按照法令应当攻破它。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人言,声殷墙壁殷:震动 | B.饷足,渠即妄为渠:他 |
C.文移往复稽缓之稽:可笑 | D.忠贤由是大憾憾:仇恨,怨恨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孙承宗有远见的一组是(3分)
①帝每听承宗讲,辄曰“心开”②天下当重将权③边疆小胜小败,皆不足问
④列上抚西部……开京东屯田数策⑤承宗不与交一言⑥承宗乃杜门求罢
A.①③⑤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②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承宗貌奇气壮,有别常人。他胡须张挺,声音洪亮;在边郡讲授经学时,往来很多地方,多次向低级武官和老兵探求打听险要之地,通晓边防事务。 |
B.孙承宗文武双全,颇受器重。皇帝每次听孙承宗讲论,都感觉很受启发;沈、辽失守,满朝喧扰不安,众大臣推举他主持东边军务,皇帝因不舍而未准。 |
C.孙承宗明晓时弊,谋事周全。针对军队经常不操练,军饷经常不核实的情况,提议授兵权给可倚重的人,给予一定自主权,并献上镇守边境的多条策略。 |
D.孙承宗忠于朝廷,刚正不阿。他拒绝了想让他亲附的权奸魏忠贤,进宫请求罢免魏忠贤的职位;清兵攻陷高阳,他不幸被抓,面向朝廷叩头后上吊自杀。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天下当重将权,授之节钺,勿使文吏用小见沾沾陵其上。
(2)承宗再疏促,具以情告。帝为饬诸曹,而师竟不果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咸通末擢进士,礼部侍郎王凝所奖待,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图感知己,往从之。凝起拜宣歙观察使,乃辟置幕府。召为殿中侍御史,不忍去凝府,台劾,左迁光禄寺主簿,分司东都。卢携以故宰相居洛,嘉图节,常与游。携还朝,过陕虢,属于观察使卢渥曰:“司空御史,高士也。”渥即表为僚佐。会携复执政,召拜礼部员外郎,寻迁郎中。
黄巢陷长安,将奔,不得前。图弟有奴段章者,陷贼,执图手曰:“我所主张将军喜下士,可往见之,无虚死沟中。”图不肯往,章泣下。遂奔咸阳,间关至河中。僖宗次风翔,即行在拜知制诰,迁中书舍人。龙纪初,复拜旧官,以疾解。景福中,拜谏议大夫,不赴。后再以户部侍郎召,身谢阙下,数日即引去。昭宗在华,召拜兵部侍郎,以足疾固自乞。会迁洛阳,柳璨希贼臣意,诛天下才望,助丧王室,诏图入朝,固阳堕笏,趣意野耄③。璨知无意于世,乃听还。
图本居中条山王官谷,有先人田,遂隐不出。作亭观素室,悉图唐兴节士文人。名亭曰休休,作文以见志曰:“休,美也,既休而美具。故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聩,三宜休;又少也惰,长也率,老也迂,三者非济时用,则又宜休。”因自目为耐辱居士。其言诡激不常,以免当时祸灾云。豫为冢棺,遇胜日,引客坐圹中赋诗,酌酒裴回。客或难之,图曰:“君何不广邪?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每岁时,祠祷鼓舞,图与闾里耆老相乐。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尝为作碑赠绢数千图置虞乡市人得取之一日尽。
朱全忠已篡,召为礼部尚书,不起。哀帝弑,图闻,不食而卒,年七十二。图无子,以甥为嗣,尝为御史所劾,昭宗不责也。
(《新唐书》)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坐法:犯法判罪 | B.渥即表为僚佐表:上表推荐 |
C.僖宗次凤翔次:依次排列 | D.图阳堕笏阳:假装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后再以户部侍郎召作文以见志曰 | B.嘉图节,常与游图与闾里耆老相乐 |
C.召为礼部尚书尝为御史所劾 | D.既休而美具耄而聩 |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尝为作碑/赠绢数千图/置虞乡市/人得取之/一日尽 |
B.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尝为作碑/赠绢数千/图置虞乡市/人得取之/一日尽 |
C.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尝/为作碑/赠绢数千/图置虞乡市/人得/取之一日尽 |
D.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尝为作碑/赠绢数千图/置虞乡市/人得取之一日尽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司空图曾受到礼部侍郎王凝的赞许,当王凝被贬到商州时,司空图感激他的知遇之恩,跟随他一同前往。 |
B.卢携赞赏司空图的气节并向卢渥推荐他,在卢渥的帮助下,司空图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不久,升为郎中。 |
C.司空图隐居王官谷,并建造了一座亭子,唐代那些节士文人因其“三宜休”而为此亭命名为“休休”。 |
D.司空图言语奇特古怪,是为了表达他超然世外的观点。他预先给自己准备了棺材坟地,常与客人在此饮酒赋诗,因为他认为生死本是一回事。 |
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昭宗在华,召拜兵部侍郎,以足疾固自乞。(4分)
②璨知无意于世,乃听还。(3分)‘
(2)从文中找出能体现司空图“忠于唐王朝”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一)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①,亦不入于室。”(《论语·先进》)
(二)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
(三)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四)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注】①践迹:踏着前人的脚印走下列各项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段(一)孔子意在告诉子张,一个向善的人,应该虚心向别人学习,才能登堂入室,达到更高的境界。 |
B.选段(二)孔子认为一个士在行事上要有标准,坚决不做耻辱之事,不欺辱自己的君主。 |
C.选段(三)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人口多了,应该要先使他们富裕起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教育他们。 |
D.选段(四)孔子反对杀人,认为在上位的人只要善管政事,百姓就不会犯上作乱。 |
选段(三)(四)反映了孔子在治国施政方面,,的思想。(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每空1分,共3分)
孔子的学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请结合文段(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留从效泉州永春人。幼孤,事母兄以孝悌闻。颇知书,好兵法。
唐末,王审知①据有福建之地,子延钧,后唐长兴中称帝,国号闽,都福州,为其下所杀,立审知次子延羲。延政,延羲弟,为建州节度使,自延羲立,不服,数举兵相攻。晋天福末,部将朱文进杀延羲,据其自立,署其党黄绍颇为泉州刺史。
时从效为泉州散指挥使,与其裨校王忠顺、董思安及所亲苏光诲相与图议。从效言:“吾等皆受王氏恩遇,今王氏子孙未复位而不思报,而交臂事贼,可谓忠义乎?闻建州士卒谋尽力击福州以复王氏,苟一旦功先成,王氏复位,我辈何面见之邪?”于是忠顺、思安置酒从效家,募敢死士,得陈洪进等五十二人,夜持白梃逾城而入,擒绍颇斩之。从效持州印诣延政从子继勋第,请主军府,从效等三人自署平贼统军使。继勋令送绍颇首于建州,奉延政为主。文进率众攻泉州,从效率部设伏,灭文进军,得福州。延政称闽帝,复国号闽,都要建州。
李璟②遣将攻建州,延政遂送款于江南。继勋亦以泉州降。璟将但克汀、建而归。李璟即建泉州为清源军,授从效节度、泉漳等州观察使。璟累授从效同平章事兼侍中、中书令,封鄂国公、晋江王。
从效出自寒微,知人疾苦,在郡专以勤俭养民为务,常衣布素,置公服于中门之侧,出则衣之。每言我素贫贱,不可忘本。泉州狭窄,教民间开通衢、构云屋。民甚爱之,部内安治。王氏有二女嫁为郡人妻,从效奉之甚谨,资给丰厚。每岁取进士、明经,谓之“秋堂”。
周世宗③征淮南,李璟以兵十万保紫金山。从效累表于璟,言其顿兵劳师,形势非便。既而果败,江北之地尽入于周。从效为保境安民,遣衙将蔡仲赟等为商人,以帛书表置革带中,自鄂路送款内附④,又遣别驾黄禹锡间道奉表,以獬豸通犀带、龙脑香数十斤为贡。世宗赐诏书嘉纳之。从效又乞置邸京师,世宗以其素附江南,虑其非便,不许。
宋初,从效遂上表称藩,贡奉不绝。太祖⑤特命使厚赐以抚之,使未至,从效疽发背卒,年五十七。
(选自《八闽通志》《宋史·漳泉留氏》有删改)
【注】①王审知:五代时期闽国创建者。②李璟: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③周世宗:五代时期后周皇帝④内附:表示归附诚意。⑤太祖: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对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甚爱之,部内安治治:太平 |
B.璟将但克汀、建而归克:克制 |
C.从效持州印诣延政从子继勋第诣:到 |
D.夜持白梃逾城而入逾:越过 |
下列全都表现从效对王氏忠心耿耿的一组是()
①今王氏子孙未复位而不思报,而交臂事贼,可谓忠义乎
②从效持州印诣延政从子继勋第,请主军府
③继勋令送绍颇首于建州,奉延政为主
④文进率众攻泉州,从效率部设伏,灭文进军
⑤王氏有二女嫁为郡人妻,从效奉之甚谨,资给丰厚
⑥从效累表于璟,言其顿兵劳师,形势非便
A.②③④ | B.③⑤⑥ | C.①②③ | D.①②⑤ |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审知的两个儿子继位后相继被部下所杀。留从效等帮助王审知的另一个儿子王延政复位建州,称闽帝。后延政率部投降了李璟,留从效为李璟重用。 |
B.李璟被打败后,留从效派人向周世宗表示归附的诚意,献上珍贵的贡品,还请求在京师修建官邸。周世宗因其一向依附南唐,最终虽然接受归附但不接受他在京师修建官邸的请求。 |
C.留从效向宋上表自称藩属国,并进贡了大量财物。宋太祖派使者送厚赏安抚他,但使者到后,留从效不久就去世了。 |
D.留从效出身寒微,能体察百姓疾苦,深受百姓爱戴。为官泉州时,他教百姓拓宽道路,兴建高楼。他还重视教育,每年秋天都举行考试选拔人才。 |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忠顺、思安置酒从效家,募敢死士。
(2)从效累表于璟,言其顿兵劳师,形势非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