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石先生惠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指导全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崇仰……此物此志,知先生必有同心也。专此布臆。敬祝健康!并致民族革命之礼!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根据材料判断,这封信写于( )
A.北伐战争时期 | B.国共十年内战后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重庆谈判后 |
中国没有完全沦为列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人民不屈的反侵略斗争 | B.清政府组织了强有力的抵抗 |
C.中国地大物博并且人口众多 | D.列强无力控制中国广大地区 |
下图中的史实发生于
A.三元里抗英时期 |
B.鸦片战争时期 |
C.义和团运动时期 |
D.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
中美《望厦条约》规定,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等。英国凭借特权可以享受这一待遇。英国享受的特权是指
A.协定关税 | B.领事裁判权 |
C.片面最惠国待遇 | D.在通商口岸租赁房屋 |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 B.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
C.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
史学家钱穆评价科举制“乃一种直接的民权,乃一种由社会直接参加政府之权”。这句话说明科举制的意义在于
A.削弱了中央集权 | B.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 |
C.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 D.使“学而优则仕”由理想变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