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孙中山在南京主张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三张图所揭示出的我国古代商业活动中心发展的趋势是()

A 由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向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
B 政治中心南移推动商业活动中心向南方地区发展
C 经济重心南移推动商业活动中心向南方地区发展
D 由主要在北方地区逐渐向南方和沿海地区发展

中国古代文人重义轻利,但到了明清以后却发生了变化,如:郑板桥本人曾明确制定了自己的润格“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他的《板桥润格》说得很干脆:“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这一现象最能反映()

A.清代文人重商意识增强 B.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C.清代社会逐利风气盛行 D.明清时期文化产业兴盛

据史载,明朝中后期“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藏,其富甚于新安。”材料表明当时()

A.奢侈品贩运是商人致富的主要手段
B.形成地域性特征明显的行业商帮
C.富商大贾大多以垄断经营敛财
D.资本主义萌芽促进贸易的繁荣

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布或纱,清晨入市,易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且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是()

A.浙江农村出现商品经济 B.大量棉纺织品投入市场
C.棉纺织业的中心已形成 D.商人介入手工业生产

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当时()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