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我们必须认识到,苏联仍然是美国的一个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 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
——摘自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材料二:  观察家认为,90年代以前世界经济三足鼎立之势正在被打破,东亚经济正成为世界经济的第四极。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  1997年大国领导高层会晤的广泛和频繁为多年所少见。中美决定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中俄建立平等信任、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中日两国建立迈向未来的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关系。法俄德决定建立首脑定期会晤。日俄决定争取在2000年前签定和平条约。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四:  亚欧会议讨论了一致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加出资的问题,取得了划时代的成果 ,这是抛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大的出资国美国,由亚洲和欧洲共同携手,对美国布下了包围网,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欧洲和亚洲合起来占据国际货币基金出资率的60%,仅占18%的美国成为少数派。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五:  在1998年初的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中,中国同意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的决议,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东南亚金 融危机期间,中国政府决定人民币不贬值,并向泰国提供资金援助。
回答:
①比较材料一、二和材料四,指出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指出材料三反映的国家关系的新特点及其与世界格局变化的关系?
③材料四所说的划时代成果为什么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④结合材料三、五,说明中国在当前世界格局变化中发挥的作用?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二战后,国际格局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1946年)
⑴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开启了一个特殊的时代,为此美国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
材料二、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形成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和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严重威胁。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他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⑵材料二中提到“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请问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的趋势的出现的表现有哪些?
材料三、《时政评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形成尚需待以是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⑶据材料三,“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变化?“冷战”结束后,美国能否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为什么?

民主的演进,是人类政治文明史的主要内容。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

雅典人口总数
雅典公民总数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表决形式
程序
罪名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约40万
约4万人
6000人
501人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慢神和蛊惑青年

⑴根据材料一,归纳雅典民主存在的问题。
材料二、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中华通史》
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国家强调对权力的制衡与我国古代对官吏的制约有什么本质差异?
材料三、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
⑶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具体方式”(政体)有哪些?
材料四、第一条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
⑷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出现了怎样的新特点?
⑸以上不同的民主发展模式给你有何启示?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时期以来,军政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他实际上已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要说是皇帝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法)康斯坦《回忆拿破仑》
材料二时间之神为拿破仑及其法典加冕

材料三华盛顿异人也,其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潛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
——徐继畬《瀛环志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促成拿破仑称帝的因素。
(2)材料二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概述法典的历史地位。
(3)材料三中“提三尺剑,开疆万里”具体指什么?(4分) 材料中“创为推举之法”是指什么?(2分)
(4)综上所述,华盛顿与拿破仑对本国历史发展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主题一: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是古代东西方历史上比较典型的社会改革。
主题二:改革是统治者对既定制度进行的调整,它否定现存制度,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适应不断变化,是渐进的方式。
主题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被称为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主题四:世纪伟人邓小平被誉为“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文选》中有4个精辟论断:①“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是个政治问题。”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③“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④“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
(1)它们分别对本国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造成什么影响?(4分)
(2)按下列表格中代号顺序,填写相关内容。(4分)

(3)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4)请指出③的历史意义。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文明在相互融合,也在艰难曲折中演变。阅读材料:
材料一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广大农民“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多。相反,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
材料二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
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经过几百年的内外战争,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材料三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向工业化之路。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内忧外患,血流成河。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材料四:16一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摘自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
材料五当前,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如果没有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如果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人类就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分析决定“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的经济根源是什么?材料中作者认为中国古代农民“交了粮,自由王”,你赞同这一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人类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的演进过程。分析影响文明转型的因素最主要有哪些?
(3)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由“注视过去”到“开眼看世界”。试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这一时期,近代西方文明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
(4)据材料四指出近代英国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因素。
(5)进入20世纪末21世纪初,人类文明在政治、经济方面出现了什么趋势?谈一谈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新的文明转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