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世界历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一直以其独特的报道风格和对中国发展及中美关系的关注,而受到世人的瞩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后问题:
材料一  1949年2月7日,毛泽东首次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上,图中毛泽东意气风发、踌躇满志。

(1)据材料一,说明当时《时代》周刊为什么选择毛泽东为封面人物?(2分)你怎样理解图中的“民主统一”? (2分)其实现对中美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材料二  1950年12月11日《时代》周刊的封面(下图),标题是:RED CHINA'S MAO.周刊封面的基调为红色,在人物的周围还画有许多红色的蝗虫。

(2)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二中《时代》周刊的封面为什么要这样设计?(4分)
材料三 1972年2月6日的期刊(下图),标题是: Nixon's China Odyssey.画面表现了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歌舞表演。其中,Odyssey(旅行)在英文中是一个具有积极乐观含义的单词。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材料四  2005年6月,《时代》周刊以“中国的新革命”为题,用20多个版面做了一组有关中国崛起的特别报道,导语则为“中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相互谅解才是出路”。
(4)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四中“导语”的认识。(4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以下材料:
上海机器造纸厂(伦章造纸厂)名义资本为15万两,分为1500股。每股100两,但只有1100股认购并缴足了。公司是私家经营,职工有外籍技师1人,中国职工约100人。此厂每月能产纸60吨,实际上1891年全年产纸共600吨。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过股息。因为这个原故,同时又由于原材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希望它只是暂时停业。此厂的产品在纳税方面并未享受什么优待的章程。
    摘自《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年)
回答:根据材料,把伦章造纸厂的基本情况概括为若干要点列出来;并指出这个厂的命运说明了一个什么重要的道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国家,国力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责任。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邓小平
材料二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上的报告
请回答:
(1)上述两则材料中关于教育对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可用我国经常使用的哪些宣传口号来形容?
(2)邓小平和江泽民论证教育重要性的逻辑思路是否相同?试加以分析。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为物理学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为纪念这一成果诞生一百周年,2005年被定为世界物理年。
(1)19世纪以来物理学取得了巨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2)新中国成立后,物理学理论的应用推动了中国国防和空间科技的发展。图22-1反映了我国哪两大科技成就?

(3)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物理学理论为核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爱因斯坦得知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时,感到非常痛心。他说,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自己一生最大的错误和遗憾。他甚至懊悔当初从事科研,“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就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豆:古代盛食器具)
──摘自《礼记》
【材料二】凡进食之礼……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食:干饭类食品; 羹:有浓汁的食品)
   ──摘自《礼记》
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 ……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燕”通“宴”)
──摘自《周礼》
【材料三】羹之有菜者用枝,其无菜者不用枝。(枝:筷子)
──摘自《礼记》
【材料四】考古发现的战国以前的餐叉

──据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
上述材料反映了周人饮食生活的状况。请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概述周人饮食生活的信息。(不得直译和摘抄原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光武皇帝愠(怒恨)数世之失权,忿(气愤)强臣(臣下)之窃命(窃取权力),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尚书台)。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材料二:(隋文帝)设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尚书省“事无不总”,地位高,权力大,但其长官为正二品,副长官为从二品。与尚书鼎足而三的门下省和内史省的长官均属正三品。
材料三:明太祖时期,左丞相胡惟庸“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门。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洪武十三年,明太祖借有人告发胡惟庸“谋逆”,将其处死,并罢中书省,升六部尚书为正二品,直接对皇帝负责。定制不置丞相,“后嗣君不得议置丞相,臣下敢以此请者,阗之重典”。
——中国古代史资料库
材料四: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大计,罔不总览,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请完成:
(1)据材料一,东汉的最高权力决策机构是什么?
(2)据材料二,唐朝发展了隋朝的制度,在中央实行什么制度?
(3)材料三反映了明朝什么现象?
(4)材料四中军机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5)从汉到清中央最高权力机构的变化中,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