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谣言也可了解历史。1950年的中国被卷入各种谣言的围攻之中:“要变天了,国民党要回来了。”“天安门的石狮,在李闯王时就流过泪,天下没长久,如今又掉了泪。共产党也长不了。”“世界四十二个国家打苏联和中国。”这些谣言反映出当时的国内外形势是
①“冷战”兴起,两大阵营对立 ②新政权得不到广大人民支持 ③巩固政权成为当时的迫切任务④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905年,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为了挽救自身统治危机,清政府首次派出以王公大臣为首的考察团去欧美日等国考察政治,此次考察团出洋,对德国的宪政考察尤为仔细,收获颇多。清政府之所以对德国宪政最感兴趣在于
A.宪政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 B.宰相由议会选举产生不能世袭 |
C.议会制度之下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 D.宪政之下皇帝仍掌握国家大权 |
这一部宪法是在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立宪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这部宪法是
A.英国《权利法案》 | B.美国1787年宪法 |
C.《德意志帝国宪法》 | D.法国1875年宪法 |
1787年宪法“采取了比人类迄今所建立的任何政府所采取的还要多的防范和其它难以逾越的措施,以防止走向暴政。”这些“措施”中最主要的是
A.允许各州有自治权 | B.保障人民基本权利 |
C.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 D.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议出兵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的拨款,维多利亚女王同意对华宣战。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
B.英国的国王没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只对英王负责 |
D.首相是国家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
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A.体现了成文法的进步意义 | B.是人类史上最严峻的法律 |
C.标志罗马法进入完备阶段 | D.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