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除外)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模式的弊端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 B.稳定社会主义政局的需要 |
C.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 D.南斯拉夫改革的影响 |
从生产关系改革的角度看,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是
A.朝鲜战争的特需订货 | B.采取现代科技对国民经济进行改造 |
C.确立贸易立国思想,扩大进出口贸易 | D.战后日本的民主改革 |
1945年8月,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当时担任美国驻苏参赞的凯南对身边的记者说:“人民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其中第二个“战争”指
A.苏联对日作战 | B.美国进攻日本本土 |
C.美苏之间的对抗 | D.苏联战后的重建 |
1961年,东德政府修建柏林墙,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其“反法西斯”的含义应指
A.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 | B.抵制西方势力的渗透 |
C.防止法西斯残余势力的进攻 | D.反对美苏冷战对峙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包括
①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②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 ③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制度的矛盾得到缓和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