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三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万。……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则瓦解。故欧战既停,销路忽滞,改革无术,失败接踵。与北方之煤矿相较,然知新旧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材料显示: ①原材料价格受一战影响大涨 ②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发展机遇 ③一战中重工业与轻工业同步发展 ④技术与管理也关系到民族工业的兴衰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金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20%,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美国
| A.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B.准备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
| C.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 D.倡导重建世界经济体系 |
美国为应对经济危机,曾专门成立了“联邦储备保险公司”,对公民存款实行政府保险。当时采取这项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就业 | B.恢复银行信用 |
| C.刺激出口 | D.防止盲目竞争 |
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
|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
|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
1915年离开中国的俄国人赛可夫回国后,把在中国生活的十五年期间的所见所闻写了篇“备忘录”,他的回顾性材料中不可能包括()
| A.乘坐了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 |
| B.听见别人喊他的一位华人朋友为先生 |
| C.在北京观看电影《定军山》的首映演出 |
| D.在报纸上看到关于同盟会成立的新闻 |
近代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经营广告上写道:“发展中国航运,促进对外贸易。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欢迎监督,接受批评。”从材料中能够获取的信息是
①中国近代航运业已经出现
②中国近代航运业发展可促进外贸
③轮船招商局业务范围较大
④彻底改变列强垄断中国航运局面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