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万石君名奋,其父赵人也,姓石氏。赵亡,徙居温。高祖东击项籍,过河内,时奋年十五,为小史,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以奋为中涓,受书谒。其官至孝文时,积功劳至大中夫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
孝景帝季年,万石君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万石君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焉。子孙为小史,来归谒,万石君必朝服见之,不名。
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①必冠,申申如也。僮仆欣欣如也,唯谨。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其执丧,哀戚甚悼。子孙遵教,亦如之。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建元二年,郎中令王臧以文学获罪。皇太后以为儒者文多质少,今万石家不言而躬行,乃以长子建为郎中令,少子庆为内史。
建老白首,万石君尚无恙。建为郎中令,每五日洗沐归谒亲,入子舍,窃问待者,取亲中裙厕②窬③,身自浣涤,复与待者,不敢令万石君知,以为常。建为郎中令,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是以上乃亲尊礼之。
万石君徒居陵里。内史庆醉归,入外门不下车。万石君闻之,不食。庆恐,肉袒请罪,不许。举宗及兄建肉袒,万石君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从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庆及诸子弟入里门,趋至家。
万石君以元朔五年中卒。长子郎中令建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岁余,建亦死。诸子孙咸孝,然建最甚,甚于万石君。
太史公曰: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可谓笃行君子矣!
注释:①谓闲燕之时。燕,安也。②厕,通“侧”,侧身。③窬,水穴。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若能从我乎?若:如果 | B.万石君必朝服见之,不名名:名字 |
C.万石君让曰让:退让 | D.乃谢罢庆谢:喝令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B.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C.建元二年,郎中令工臧以文学获罪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
D.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直接表现万石君自身“恭谨无比”和其子孙“驯行孝谨”的一组是( )
A.①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②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 |
B.①至廷见,如不能言者②庆及诸子弟入里门,趋至家 |
C.①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②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 |
D.①过宫门阙,万石君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焉。②取亲中裙厕窬,身自浣涤,复与待者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奋原为河内小吏,高祖喜爱他的态度恭敬,后来他的官位越升越高,四个儿子也都因品行驯良做到了才千石的官位,由此他被呼为“万石君”。 |
B.石奋的谨慎恭敬甚至影响到他家的仆人,他以恭敬态度对待皇上有时赐给他食物,服丧时悲哀而伤痛,由此石奋家以孝顺谨慎名闻名郡县和诸侯列国。 |
C.石奋的长子石建每次休假回家拜谒父亲时,都要先进入仆人的小屋,偷偷向侍者询问长辈的情况,然后亲自洗涤长辈的衣服,再交给侍者。 |
D.石奋的儿子石庆酒醉回来,进入里巷的大门还不下车,石奋听说后很生气,自此以后,石庆和其他子弟进入里门,都下车大步快走。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4分)
(2)建为郎中令,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4分)
(3)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可谓笃行君子矣!(4分)
文言固定搭配释义。
⑴“何辞为” 中的“何……为”:
⑵“孰与君少长”中的“孰与”: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魏文侯)十七年,伐中山,使子击守之,赵仓唐傅之。子击逢文侯之师田子方于朝歌,引车避,下谒。田子方不为礼。子击因问曰:“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贫贱者,行不合,言不用,则去之楚、越,若脱躧注然,奈何其同之哉!”子击不择而去。西攻秦,至郑而还,筑雒阴、合阳。
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
任西门豹守邺,而河内称治。
魏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教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李克对曰:“臣闻之,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李克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寡人之相定矣。”李克趋而出,过翟璜之家。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李克曰:“魏成子为相矣。”翟璜忿然作色曰:“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子?西河之守,臣之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谋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以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臣何以负于魏成子!”李克曰:“且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而置相‘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克对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是以知魏成子之为相也。且子安得与魏成子比乎?魏成子以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之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节选自《史记·魏世家》,有删改)
注:躧:草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击不怿而去怿:高兴 |
B.客段干木客:以客礼相待 |
C.先生临事勿让让:推让 |
D.璜,鄙人也鄙:卑鄙 |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礼贤”的一组是 ()
①引车避,下谒 ②子击不怿而去 ③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
④过其闾,未尝不轼也 ⑤先生临事勿让⑥愿卒为弟子
A.①②⑤ | B.①③④ | C.③④⑥ | D.②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文侯采纳了翟璜的建议,任用乐羊为帅,灭了中山国。然后让赵仓唐辅佐子击,驻守中山。 |
B.魏文侯以厚礼来对待贤人,每次经过段干木的家乡,他都要亲自扶着车轼来表示心中的敬意。 |
C.在魏文侯心中,魏成子和翟璜都有能力担任魏国的丞相一职,但究竟选谁,他拿不定主意,只好向李克询问。 |
D.李克对魏文侯提出的考察人才的五条标准,并就魏成子和翟璜这五个方面的表现作了对比,最后推荐了魏成子。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
②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王思远,琅邪临沂人。尚书令晏从弟也。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深见礼遇。景素被诛,左右离散,思远亲视殡葬,手种松柏。与庐江何昌宇、沛郡刘琏上表理之,事感朝廷。景素女废为庶人,思远分衣食以相资赡。
建元初,迁太子中舍人。文惠太子与竞陵王子良素好士,并蒙赏接。思远求出为远郡,除建安内史。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①甚至,表乞自解,不许。及祥日②,又固陈,世祖乃许之。
世祖诏举士,竞陵王子良荐思远及吴郡顾暠之。思远与顾暠之友善。暠之卒后家贫,思远迎其儿子,经恤甚至。邵陵王子贞为吴郡,世祖除思远为吴郡丞,以本官行郡事,论者以为得人。以疾解职,还为司徒谘议参军。高宗辅政,不之任,仍迁御史中丞。临海太守沈昭略赃私,思远依事劾奏,高宗及思远从兄晏、昭略叔父文季请止之,思远不从,案事如故。
建武中,迁吏部郎。思远以从兄晏为尚书令,不欲并居内台权要之职,上表固让。曰:“陛下矜遇之厚,古今罕俦。正以臣与晏地惟密亲,必不宜俱居显要。且亦缘陛下以德御下,故臣可得以礼进退……”上知其意,乃改授司徒左长史。
初,高宗废立之际,思远与晏闲言,谓晏曰:“兄荷世祖厚恩,今一旦赞人如此事,彼或可以权计相须,未知兄将来何以自立。若及此引决,犹可不失后名。”晏不纳。及拜骠骑,集会子弟,谓思远兄思微曰:“隆昌之末,阿戎③劝吾自裁。若从其语,岂有今日?”思远遽应曰:“如阿戎所见,犹未晚也。”及晏败,故得无他。
思远清修,立身简洁。衣服床筵,穷治素净。宾客来通,辄使人先密觇视。衣服垢秽,方便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虽然,既去之后,犹令二人交帚拂其坐处。上从祖弟季敞性甚豪纵,上心非之,谓季敞曰:“卿可数诣王思远。”永元二年卒,年四十九。
——《南齐书》卷四十三列传第二十四王思远传》
【注】 ①友于:兄弟之爱。②祥日:丧祭名。③阿戎:称堂弟,此指王思远。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思远求出为远郡,除建安内史除:授予官职 |
B.思远不从,案事如故案:查究 |
C.今一旦赞人如此事赞:赞同 |
D.卿可数诣王思远诣:拜访 |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体现王思远美德的一项是()
①思远亲视殡葬,手种松柏。②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甚至,表乞自解。
③竞陵王子良荐思远及吴郡顾暠之。④暠之卒后家贫,思远迎其儿子,经恤甚至。
⑤正以臣与晏地惟密亲,必不宜俱居显要。 ⑥既去之后,犹令二人交帚拂其坐处。
A.①②④ | B.①③⑤ | C.②③⑥ | D.④⑤⑥ |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素对王思远以礼相待,等到他被杀,其女被废为平民,王思远以衣食资助养活她。 |
B.沈昭略贪赃徇私,思远据实弹劾,高宗、王晏等人让他停止做此事,思远不从。 |
C.建武年间,王思远跟从兄长王晏一起做尚书令,因不愿同居要职,他上书辞让。 |
D.王思远曾经劝说王晏,但王晏没有吸纳他的建议,且颇为得意,最终落得失败的结局。 |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风骨伟岸,目瞬如电。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卜者言当作三公,世忠怒其侮己,殴之。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挽强驰射,勇冠三军。
崇宁四年,西夏骚动,世忠斩关杀敌将,掷首墙外,诸军乘之,夏人大败。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敌众大溃。
绍兴四年,是岁,金人与刘豫合兵,分道入侵。帝手札命世忠饬守备,图进取,辞旨恳切。世忠受诏,感泣曰:“主忧如此,臣子何以生为!”遂自镇江济师,俾统制解元守高邮,候金步卒。亲提骑兵当敌骑,伐木为栅,自断归路。
会遣魏良臣使金,世忠撤炊爨,绐良臣有诏移屯守江,良臣疾驰去。世忠度良臣已出境,即上马令军中曰:“视吾鞭所向。”于是引军次大仪,勒五阵,设伏二十余所,约闻鼓即起击。良臣至金军中,金人问王师动息,具以所见对。聂儿孛堇闻世忠退,引兵至江口。世忠传小麾鸣鼓,伏兵四起,旗色与金人旗杂出,金军乱,吾军迭进。敌被甲陷泥淖,世忠麾劲骑四面蹂躏,人马俱毙。世忠复亲追至淮,金人惊溃,相蹈藉,溺死甚众。
捷闻,群臣入贺,帝曰:“世忠忠勇,朕知其必能成功。”沈与求曰:“自建炎以来,将士未尝与金人迎敌一战,今世忠连捷以挫其锋,厥功不细。”帝曰:“第优赏之。” 于是部将董旼、陈桷、解元、呼延通等皆峻擢有差。
世忠尝戒家人曰:“吾名世忠,汝曹毋讳‘忠’字,讳而不言,是忘忠也。”岳飞冤狱,举朝无敢出一语,独世忠怒桧。又抵排和议,触桧尤多,或劝止之,世忠曰:“今畏祸苟同,他日瞑目,岂可受铁杖于太祖殿下?”
嗜义轻财,赐赍悉分将士,所赐田输租与编户等。然知人善奖用,成闵、解元、王胜、王权、刘宝、岳超起行伍,秉将旄,皆其部曲。解兵罢政,卧家凡十年,澹然自如,若未尝有权位者。晚喜释、老,自号清凉居士。
《宋史•韩世忠传》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年鸷勇绝人 绝:超过 |
B.俾统制解元守高邮俾:使,让 |
C.绐良臣有诏移屯守江 绐:等到 |
D.秉将旄,皆其部曲秉:持,拿 |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敌众大溃 |
B.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敌众大溃 |
C.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敌/众大溃 |
D.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敌/众大溃 |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世忠早年勇猛过人,占卜的人说他将官至三公,世忠认为侮辱了自己,而将其痛打一 顿。后来,他凭借勇猛和骑马射箭技艺高超而使自己勇冠三军。 |
B.世忠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金人和刘豫的合兵,沉着镇定,巧用计策, 在途中设伏,经过激战几个回合,金兵伤亡惨重。 |
C.世忠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抗击西夏和金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同 金的作战,整个朝野都给世忠很高的评价,其部下也受到了嘉奖。 |
D.世忠为官正派,告诫家人不要忘忠。在岳飞蒙冤这一事件上,不肯依附丞相秦桧,为岳 |
飞遭陷害而鸣不平。世忠这个人还轻财好义,把自己收到的租税分给了各户百姓。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引军次大仪,勒五阵,设伏二十余所,约闻鼓即起击。
(2)今畏祸苟同,他日瞑目,岂可受铁杖于太祖殿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黄祖舜,福州福清人。登进士第累任至军器监丞入对言县令付铨曹专用资格曷若委郡守汰其尤无良者上然之。
权守尚书屯田员外郎,徙吏部员外郎,出通判泉州。将行,言:“抱道怀德之士,不应书干禄,老于韦布。乞自科举外,有学行修明、孝友纯笃者,县荐之州,州延之庠序,以表率多士;其卓行尤异者,州以名闻,是亦乡举里选之意。”下其奏礼部,遂留为仓部郎中,迁右司郎中、权刑部侍郎兼详定敕令司兼侍讲。进《论语讲义》,上命金安节校勘,安节言其书词义明粹,乃令国子监板行。荐李宝勇足以冠军,智足以料敌,诏以宝为带御器械。
兼权给事中。张浚薨,其家奏留使臣五十余人理资任,祖舜言:“武臣守阙者数年,今素食无代,坐进崇秩,曷以劝功?乞为之限制。”遂诏勋臣家兵校留五之一。户部奏以官田授汰去使臣,祖舜言:“使臣汰者一千六百余人,临安官田仅为亩一千一百,计其请而给田,则不过数十人。”事不行。保义郎梁舜弼、汉弼,邦彦养孙也,并阁门祗候,祖舜言:“阁门不可以恩泽补迁。”知池州刘尧仁升右文殿修撰,知新州韩彦直升秘阁修撰,祖舜言:“修撰本以待文学,不可幸得。”故资政殿学士杨愿家乞遗表恩,祖舜言:“愿阴济秦桧,中伤善类。”皆寝其命。秦熺卒,赠太傅,祖舜言:“熺预其父桧谋议,今不宜赠帝傅之秩。”追夺之。
迁同知枢密院事。金主亮犯淮,刘汜败,王权走,上将诛权以厉其余,祖舜言:“权罪当诛,汜不容贷。刘锜有大功,闻其病已殆,权、汜诛,锜必愧忿以死。是国家一败兵而杀三将,得无快于敌乎?”上嘉纳。薨于官,谥庄定。
(节选自《宋史·黄祖舜传》)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登进士/第累任至军器监丞/入对/言县令付铨曹/专用资格曷/若委郡守/汰其尤无良者/上然之。 |
B.登进士/第累任至军器监丞/入对/言县令付铨曹/专用资格/曷若委郡守/汰其尤无良者/上然之。 |
C.登进士第/累任至军器监丞/入对/言/县令付铨曹/专用资格曷/若委郡守/汰其尤无良者/上然之。 |
D.登进士第/累任至军器监丞/入对/言/县令付铨曹/专用资格/曷若委郡守/汰其尤无良者/上然之。 |
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通判泉州”中的“出”,指的是京官外调。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予出官二年。” |
B.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孟子》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
C.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而非教育行政机构。 |
D.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祖舜认为州县应该选拔举荐守道德讲仁义的读书人,其中品行特别优秀的,还要把姓名报于朝廷。 |
B.黄祖舜曾兼任侍讲,向朝廷进献《论语讲义》一书,受到好评,皇帝还让国子监刻板发行。 |
C.黄祖舜代理给事中一职时,多次制止了权贵家族之人如张浚家人、梁邦彦养孙等向朝廷提出的不合理请求。 |
D.金主完颜亮南侵,刘汜兵败,王权逃跑,皇帝要诛杀王权以儆效尤,黄祖舜制止了此事。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熺预其父桧谋议,今不宜赠帝傅之秩。
(2)权罪当诛,汜不容贷。刘锜有大功,闻其病已殆,权、汜诛,锜必愧忿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