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9分)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结合下面关于溶酶体(一类含多种水解酶、具有单层膜的囊状细胞器)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成的溶酶体,它起源于细胞器a;e是由膜包裹着衰老细胞器d的小泡,而e的膜来源于细胞器c。由图示可判断:
a是       ,c是         ,d是         。其中c是具有       层膜的结构,
d的                         部位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2)f表示b与e正在融合,这种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特点。
(3)细胞器a、b、c、d膜结构的主要成分是                      等。
(4)细胞器膜、                         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根据有丝分裂中核内DNA变化曲线和分裂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a~b表示期,与它对应的分裂图像是
(2)b~c表示期,依次对应于分裂图像
(3)c~d表示期,它对应的分裂图像是,该时期参与活动的细胞器为
(4)d以后表示期。
(5)从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的变化规律分析,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是

如图所示的是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表中数据是在适宜(恒定)温度条件下,改变灯源与烧杯距离测得的金鱼藻放出的气泡数,如下表所示,请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或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若将灯与烧杯间的距离固定在15cm处,温度适宜,光照较长时间后发现产生的气泡数逐渐减少。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溶液中
,导致消耗减少,从而抑制了光反应。
(3)从表中数据估计,呈现如右图量变关系时的灯与烧杯间的距离为cm。

(4)金鱼藻细胞内合成蛋白质所需要的直接能源物质,其产生部位是

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其催化活性可用如下方法测定:用打孔器将滤纸制成小圆片,浸泡在含酶的过氧化氢缓冲液中,实验开始时,小圆片沉降在溶液底部,但后来会浮出液面,记录小圆片上浮时间,用反应速率来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活性。为研究底物浓度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在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中重复进行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

(1)小圆滤纸片进行到一定时间后开始上浮的原因是
(2)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用缓冲液的目的是
(3)据图中曲线描述底物浓度与过氧化酶催化活性间的关系
(4)当底物浓度超过140mol•L-1时,反应速率不再加快的原因是
(5)若要研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则实验的变量由调整为,根据原则,各组实验的其他条件应保持一致。

下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请据图完成问题。

(1)图A属于(填“植物”或“动物”)细胞,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2)图A中③的功能是对蛋白质进行
(3)图A中⑥是细胞内合成的场所。
(4)图A中⑤与细胞进行有关。
(5)图B中⑥⑦⑧的名称分别是:[⑥]、[⑦]、⑧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曾从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272箱美味源金唛桂林辣椒酱中检验出含有“苏丹Ⅰ”成分。“苏丹Ⅰ”型色素是一种人造偶氮苯类化学制剂,在人体内可形成二苯胺,二苯胺具有强烈的致癌性,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苏丹Ⅰ”会导致鼠类患癌,癌变部位具明显的肿块,它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也显现出可能致癌的特性。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苏丹红作为生物组织染色剂,用它对大豆子叶染色镜检,可被染色的成分或结构是(

A.多糖 B.蛋白质 C.油滴 D.核酸

(2)利用苏丹Ⅲ或苏丹Ⅳ对(1)中的答案选项进行染色时的颜色反应分别是
(3)为了证明“苏丹Ⅰ”具有强烈的致癌性,某学校课外小组的同学做了一个实验:
实验课题名称:
材料用具药品:生长状况一样的健康小白鼠12只;“苏丹Ⅰ”;解剖盘;解剖剪;放大镜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两组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
预期结果及结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