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图所示的热力环流中画法正确的是( )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乙和丙 |
图中显示区域主要位于
A.太平洋 | B.大西洋 | C.印度洋 | D.北冰洋 |
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欧盟的16.8%、美国的28.6%。读“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的结构(煤、石油、天然气和其他能源)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乙、丙、丁四种能源分别是指()
A.石油、煤、水电、天然气 | B.煤、石油、水电、天然气 |
C.天然气、石油、煤、水电 | D.煤、天然气、石油、水电 |
中国能源消费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在两图中是指()
A.乙、b | B.丁、c | C.乙、d | D.丙、d |
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 B.多高能耗、高产出的工业 |
C.能源利用的技术水平较低 | D.工业布局不合理 |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在5年前,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当地在资源开发初期最有可能发展的是()
A.高耗能工业 | B.食品工业 | C.农产品加工工业 | D.金矿开采 |
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
B.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
C.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
D.增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
我国某地地形区面积为10.89×104 Km2,1月份均温为-16.4℃,7月均温为21.9℃。下表示意该地形区1954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构成情况,读表完成下列各题。该地形区是()
A.太湖平原 | B.山东丘陵 | C.三江平原 | D.黄土高原 |
1954年该地形区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气温低,蒸发量少
③冻土广布④开发历史较短,人烟稀少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C.②③④
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 |
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
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 |
D.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