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阅读1850—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表,对下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1850—1887年人均收入降低与西方侵略、太平天国运动有关 |
| B.1887—1914年人均收入增加与义和团运动抵制外国侵略有关 |
| C.1914—1936年人均收入增加与民国成立、一战爆发有关 |
| D.1936年—1949年人均收入降低与日军侵华、官僚资本膨胀有关 |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
|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以下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表述不正确的是 ( )
| A.召开于1978年底 |
| B.使国家的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
| C.作出在农村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 |
|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 |
下图是1949年到1960年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根据所学史实判断下列对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和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1952: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960:自然灾害 |
| B.1952: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1960:“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 C.1952:互助合作运动开展;1960:“八字方针”的提出 |
| D.195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960: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自然灾害 |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发表诗篇。”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所指的“诗篇”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哪一篇历史文献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 B.《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
|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
| D.《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
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性质的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