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写出下列标号所示的细胞名称:
① ; ④ 。
(2)I物质的化学本质是 ,参与该物质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有 。
(3)当用同一抗原刺激⑤时,⑤就会 ,形成大量的 ,产生更强的 。
(4)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该抗体与神经--肌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最终导致肌肉不能收缩。这种疾病在免疫上称为 。
(5)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是_ ____ 。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这三类细胞中不属于免疫细胞的__ _。
(9分) 下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这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食用菌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成分)。
(2)这个农业生态系统中所需能量都来自。
(3)图示的生态系统能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是遵循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原理。
(4) 在充分利用能量,减少环境的污染的同时,通过饲养家禽、家畜,栽培食用菌,提高农民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协调起来,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原理。
(5)农业生态系统由于,其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对外界干扰的抗性小。
一场筹备了10年的“太空结合”首次在神舟八号飞船上举行了,“新人”之一是 B 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新人在“产房”——电融合仪内孕育新生命。160min后,中国首批“太空娃娃”终于顺利诞生。“太空娃娃”诞生和地面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单克隆抗体用到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有。
(2)单克隆抗体是由细胞产生的。
(3)若用于SARS的预防上,A细胞是小鼠骨髓瘤细胞,则B细胞是_______细胞。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能融合在一起,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特点。科学工作者正在研究治疗癌症使用的生物导弹是_______
(4)鼠的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在培养时通过_______________(有丝/减数)分裂方式大量繁殖。
I.下图是细胞融合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②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细胞,以去除植物细胞壁。
(2)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
(3)过程③叫做_____________技术,该过程的诱导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
(4)在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培育作物新品种过程中,遗传物质的传递是否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5)从育种的角度来看,植物组织培养与有性繁殖相比,优势主要有(列举两条)。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绿色荧光蛋白能在蓝光或紫外光的激发下发出荧光,这样借助GFP发出的荧光就可以跟踪蛋白质在细胞内部的移动情况,帮助推断蛋白质的功能。下图为我国首例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克隆猪的培育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通过过程①、②形成重组质粒,需要限制性内切酶切取目的基因、切割质粒。限制性内切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性内切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在质粒上有酶Ⅰ的一个切点,在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1个酶Ⅱ的切点。
①请画出质粒被限制酶Ⅰ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
②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上述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能否连接起来,理由是:。
(2)过程③将重组质粒导入猪胎儿成纤维细胞时,采用的方法是_。
(3)如果将切取的GFP基因与抑制小猪抗原表达的基因一起构建到载体上,GFP基因可以作为基因表达载体上的标记基因,其作用是。获得的转基因克隆猪,可以解决的医学难题是,可以避免发生反应。
(4)目前科学家们通过蛋白质工程制造出了蓝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等,采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制造出蓝色荧光蛋白过程的正确顺序是:(用数字表示)。
①推测蓝色荧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和基因的核苷酸
②蓝色荧光蛋白的功能分析和结构设计序列
③蓝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修饰(合成)
④表达出蓝色荧光蛋白。
(8分)下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⑴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___。
⑵乙和丁的生物关系是__________。
⑶若丁的数量减少5%,则甲的数量_______。
⑷丁在该生态系统中占有____个营养级,是___级消费者。
⑸辛获得能量最多的渠道是___________(写出食物链)。
⑹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研究此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