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每年日本太地町渔民要捕杀数千头海豚。“蔚蓝色纯净的海水,瞬间漫出大片鲜红的血色,整个海湾都被红色所浸染,海豚们此起彼伏地跳跃、挣扎,发出惨烈的哀号声……”这是美国纪录片《海豚湾》里的一幕,因为赤裸裸的真实影像,本片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也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但凡看过影片的人,都会为这些动物遭受的灾难而流下同情的眼泪,同时也在深深反省人类自身的行为。《海豚湾》获奖后,太地町政府发布声明:“在日本国内和世界各地都存在着不同的饮食传统,这些传统有着漫长的历史。尊重和理解地方饮食文化非常重要。”
材料二:国际捕鲸委员会多年来一直就是否禁止捕杀海豚等小型鲸类进行讨论,但僵局一直未能打破。太地町官员强调,海豚等小型鲸类并不在198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禁捕的范围内。
(1)分析说明材料一中所蕴含的《文化生活》的道理。
(2)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如何才能在是否禁止捕杀海豚等小型鲸类问题上打破僵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灯环保意识,学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1)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开展学雷锋活动。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分析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义。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将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2001年和2011年中国出口商品情况图
材料二 2012年国家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品牌;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完善进口政策,搭建更多的进口促进平台等等。同时,国家进一步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材料三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国际贸易在曲折中深入发展。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国家为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采取的经济措施有何意义。
(2)据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为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政府应如何提高服务水平。
(3)阐释材料三蕴含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为挽救一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一位高三学生于2012年4月专程到北京捐献造血干细胞。"功课落下可以补,生命只有一次",他先救人、再补课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人们,网友亲切地称他为最美中学生,称赞他在道德的高考中得了满分。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道德与伦理知识说明道德榜样为什么具有巨大的力量。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1年10月4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就一项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在15个理事国中,俄罗斯、中国投了反对票,印度等4个国家投了弃权票,美、英、法、德等其他理事国投了赞成票,该决议草案未获得通过。
201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就一项要求美国立即结束对古巴实行经济、贸易和金融封锁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联大193个会员国中有191个国家参加投票,其中,186个国家投了赞成票,美国和以色列投了反对票,其余3个国家投了弃权票,该决议草案获得通过。
结合材料,运用联合国机构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两份决议草案一份通过、一份未通过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艰辛的探索过程。结合经济学常识,在①-④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时间 |
会议 |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论断 |
1982年 |
党的十二大 |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
1984年 |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
我国社会经济是 |
1987年 |
党的十三大 |
我国经济体制是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的体制,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
1992年 |
党的十四大 |
上表反映了我国以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历程,确立这一导向是为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