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贵和尚中”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贵和”,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但这种和谐不是排除矛盾、消弭差异的和谐,而是蕴含着沉浮、升降、动静等对立面相互作用、相互消长、相互渗透、转化过程的和谐。正是这种整体的、动态的和谐,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尚中”,即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尚中乃是实现“和”的理想的根本途径。
“贵和尚中”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种思想表现在外交行动上就是以尚德不尚武为价值取向的“协和万邦” 的政治理想,即以道德修养和教化为本,先治理好自己的民族、国家,再以此去感化其他民族和国家,把和谐作为重要原则来处理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近几年,北方某市坚持以“贵和”理念推进城市建设。当地政府投入资金,加快公共文化场所软硬件设施建设,在社区中普遍建立了文化活动中心和图书阅览室;每年端午节、中秋节传统节日,举办包粽子大赛、厨艺大赛和饺子宴及以“贵和尚中”为主题的经典诵读等活动,为居民群众搭建展示才艺和相互交流的平台,营造了共建社区、共创和谐、共享成果的社区大家庭浓厚氛围;同时,当地还重视用现代传媒整合传统资源,市政府鼓励艺术工作者进行艺术创新,一批既为人们喜闻乐见又格调高雅的文艺作品应运而生;经过几年的努力,把人们休闲娱乐的人民公园打造成了一个展示“贵和尚中”思想的艺术广场,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城市文化市场的繁荣。
(1)结合材料,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分析“贵和尚中”与“协和万邦”思想之间的关系。(l0分)
(2)材料中该市的做法体现了哪些方法论原则?(至少两条)
2010年12月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对2011年的宏观经济政策作出了适度调整:在通胀压力逐渐加大的背景下,稳定物价将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我国的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向稳健转变;出于“保增长”的需要,考虑到我国国债余额和赤字占GDP的比例依然可控,因此我国的财政政策依然保持不变,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变”与“不变”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这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它描绘了2010至202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体现了国家意志,回应了群众关切,是一份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新世纪继科技规划纲要、人才规划纲要之后的又一个支撑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的依据。(12分)
材料 吉林省辽源市政府从2009年4月开始,全面推广制度加科技的新型管理模式,推进和保障乡村民主,采取清查登记、群众参与、公开公示、建立台账、边清边改的方式,对全市476个建制村的“三资”情况进行进行彻底清查,解决了村级账目不全、资产不明、资源不清等问题,建立了一本“明白账”,干部群众可随时通过电脑查询监督。家底清楚后,采取了加强管理措施,设立了“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不仅方便村民办事,而且运用科技手段管理集体资产,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村上的事情,一律按照党支部提议、村“两委”联席会议商议、结果公布等“六步工作法”操作,群众对重大事项的决策的满意率达到96%,很多村实现了零上访。农民心气顺了,致富劲头足了,干群关系和谐了。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得相关知识,分析吉林省辽源市政府是如何保障农民权利、推进和保障乡村民主的?
材料一 2010年5月,中华全国总工会集体合同部部长张建国日前接受中工网采访时表示,我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在1983年达到56.5%的峰值后,就持续下,2005年已经下降到36.7%,22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而从1978年到2005年,与劳动报酬比重的持续下降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是资本报酬占GDP的比重上升了20个百分点。(5月12日《新京报》)
材料二 劳动报酬占GDP比例连年下降,并非新闻,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报告就曾显示,我国劳动力报酬占GDP的比例处于低位,1990年至2005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53.4%降低到41.4%,降低了12个百分点。尽管这组数据与全总集体合同部部长张建国提供的数据稍有出入,但剑之所指有共同之处,即劳动报酬占GDP的比例处于低位。进一步而言,企业利润的大幅增加,在相当程度上是以职工的低收入为代价的,是以“劳动力报酬被低估,工资被利润侵蚀”为代价的。
材料三 我国出现了一些由劳动关系矛盾引发的群体性极端事件,如“通钢事件”以及部分地区“出租车停运事件”,其重要原因是普通职工的收入水平低、福利待遇差,“据前两年的不完全统计,因收入分配、拖欠工资和保险福利问题引发的劳动纠纷占劳动纠纷的65%以上,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材料四 2010年5月1日召开的全国劳动关系座谈会提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全面推进“体面劳动”。
(1)结合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企业应如何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2)结合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保证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
下图为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收入分配结构示意图。两幅图所代表的社会财富总量相等,图(一)被称为“金字塔型”收入分配结构,图(二)被称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其中,图(一)的金字塔型收入分配结构是指在社会财富总量相等的情况下,低收入人口占绝大多数,收入越高人口越少,社会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现象明显。图(二)表明分明在社会财富总量相等的情况下,中等收入人口占了绝大部分,高收入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占少数,社会财富比较均衡。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这两种不同的收入分配结构对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