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以后,国内出现了兴办民族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
A.西方科技的传播 | B.重商思想的影响 |
C.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D.改良思想的推动 |
材料说明当时
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 |
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 |
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
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 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
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围际舞台 |
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
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
1949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
原封不动的退回.这表明( )
A.美国承认新中国为合法政府 |
B.新中国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 |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不需要美国承认 |
D.新中国要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 |
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
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
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
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