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现象或反应的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现象或反应
原理解释 I
A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铝箔表面生成的氧化物炅有高熔点
B
钠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反应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都呈红色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玷碱
D
将CH3CH2Br与NaOH溶液混合加热,再滴加AgNO3溶液,未产生浅黄色沉淀
CH3CH2Br未发生水鮮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物质X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它常被用于制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在医学上也有广泛用途。下列关于物质X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分子式为C6H7O7
B.1 mol物质X最多可以和3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X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
D.足量的X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NaHCO3、Na2CO3反应得到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

下表为某有机物分别与各种试剂反应的现象,则这种有机物可能是(  )

试剂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NaHCO3溶液
现象
放出气体
褪色
不反应


A.CH2=CH—COOH B.CH2=CHCH3
C.CH3COOCH2CH3 D.CH2=CHCH2OH

向有机物X中加入合适的试剂(可以加热),检验其官能团。下列有关结构不正确的是(  )

选项
试剂
现象
结论
A
金属钠
有气体产生
含羟基或羧基或羟基、羧基
B
银氨溶液
产生银镜
含有醛基
C
碳酸氢钠溶液
产生气泡
含有羧基
D
溴水
溶液褪色
含有碳碳双键

甲、乙、丙、丁四支试管,甲、丁中均盛有1 mL的稀酸性KMnO4溶液,乙、丙中分别盛有2 mL溴水+2 g FeBr3、2 mL Br2的CCl4溶液+2 g FeBr3,再向甲、乙中加入适量苯,丙、丁中加入适量的甲苯,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A
溶液不褪色
发生取代反应
发生取代反应
溶液褪色
B
水层不褪色
分层,上层呈红棕色
溶液褪色
甲苯被氧化
C
溶液褪色
分层,上层呈红棕色
无明显变化
甲苯被氧化
D
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无明显变化
有难溶性油状液体析出
无明显变化

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直链烃,但分子中3个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
B.在光照条件下能够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C.丙烷比丁烷易液化
D.1 mol丙烷完全燃烧消耗5 mol O2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