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现象或反应的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 |
现象或反应 |
原理解释 I |
| A |
铝箔在酒精灯 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
铝箔表面生成的氧化物炅有高熔点 |
| B |
钠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反应 |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
| C |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都呈红色 |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玷碱 |
| D |
将CH3CH2Br与NaOH溶液混合加热,再滴加AgNO3溶液,未产生浅黄色沉淀 |
CH3CH2Br未发生水鮮 |
A、B两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当混合物的质量相等时,无论A、B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2的质量都相等,一定符合这一条件的组合有:
①同分异构体 ②同系物 ③具有相同的最简式 ④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某气态烃1 mol最多和2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得产物又能与10 mol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最后得到一种只含碳、氯元素的化合物,则原气态烃为
| A.2-辛炔 | B.丙烯 | C.2-丁炔 | D.2-戊炔 |
乙烯和乙醇的混合气体VL,完全燃烧产生CO2和H2O,消耗相同状态下的O23VL,则混合气体中乙烯和乙醇的体积比为
| A.1:1 | B.2:1 | C.1:2 | D.任意比 |
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醇,它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氧化后能生成醛的有
| A.1种 | B.2种 | C.3种 | D.4种 |
已知一氯戊烷有8种同分异构体,可推知戊醇(属醇类)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是
| A.5种 | B.6种 | C.7种 | D.8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