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其“微澜”主要表现为

A.手工工场兴起 B.城市商业经济繁荣
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 D.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之言语,轻者达数尺,重者达数丈,数丈以外,不复可闻。自有电话,则虽相去千里,而无语不可达矣。”这是选自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篇课文,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

A.电话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B.中国受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新式学堂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 D.电话的应用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该表反映了上海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自行车
摩托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1889
698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922
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

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④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13年9月5日《大公报》记载:“近来法庭诉讼,男女之请离婚者,实繁有徒,此皆前所未有,而亦社会所不乐为者也。”说明当时

A.妇女地位有所提高 B.家庭观念丧失殆尽
C.大众赞同离婚行为 D.婚姻方式彻底变化

1909年,有《京华百二竹枝词》写道:“菜罗中外酒随心,洋式高楼近百寻。门外电灯明似昼,陕西巷深醉琼林。”词中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媚外心理的驱使 B.工业文明的影响 C.攀比世风的结果 D.生活水平的提高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式,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A.西式礼仪广为接受 B.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