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反映的是11世纪著名的“卡诺莎之辱”。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
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亨利四世身着罪
衣,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获得教皇的赦免。这就是“卡诺莎之辱”,又称“卡诺莎晋见”。这件事集中说明当时
①国王权力受教皇制约 ②新教与旧教斗争激烈
③德意
志并未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 ④教皇是最高的世俗统治者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汉学家费正清(1907—1991年)先生在其生前最后一本书《中国新史》第四章“中国最伟大的时代:北宋与南宋”中如此评价宋朝:“宋代是伟大的创造时代,使中国人在工技发明、物质生产、政治哲学、政府、士人文化等方面领先全世界。……与欧洲相比,十一世纪的中国是先驱,在多数文明层面上远远超前。”下列史实能够支撑该观点的是
①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取得重大进步②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
③文人书法尽显“尚意”旨趣④风俗画成为当时画坛最大的亮点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本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
| A.摧毁蒙昧和专制主义 | 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
| C.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 D.创立民主法治社会 |
“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材料表达的主旨是
| A.肯定人和人性 | B.否定教皇权威 |
| C.反对君主专制 | D.提倡因信称义 |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个非同寻常的时期。而黄宗羲在明清思想史上,非预期地“结束了一个时代,开启了另一个‘新’的时代”(刘述先)。这里的“新”时代是指
| A.彻底结束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 B.民主启蒙思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
| C.开始出现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 | D.引发了大规模的社会政治运动 |
下列选项中与金种子酒的广告语“传以诚,可立人; 传以信,能齐家;传以仁,堪治国”核心理念一致的是
| A.“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
| 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 C.“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
| D.“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