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是德国天主教僧侣,1517年,贴出的《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声势浩大的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但是德国萨克森的一位大主教曾问他:“你不信教皇,不信教阶和圣礼,那么你说,有罪的灵魂如何才能得救呢?”他会对这位大主教说
| A.关键在于信仰,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
| B.永生与永罚都是上帝先天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 |
| C.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
| D.教皇是“两足禽兽",人民应起来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 |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发表题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一文。文中描述一个美国家庭在抵制中国产品近一年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并表示,以后10年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从深层意义上表明
| A.中国产品质量差引起美国家庭的抵制行动 | B.中国产品成功进入美国市场 |
| C.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 D.经济全球化受到人们的抵制 |
下列关于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苏联解体后两极世界变成了单极世界 |
| B.即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无法控制当今世界 |
| C.中国和美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 |
| D.第三世界的崛起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
1992年邓小平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上述谈话的国际背景是
|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 B.美苏“冷战”逐步升级 |
| C.多极化格局形成 | D.第三世界迅速崛起 |
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是
| 年份 |
1976~1980 |
1981~1985 |
1986~1990 |
1990 |
| 社会总产值 |
4.2 |
3.3 |
1.8 |
-2 |
| 国民收入 |
4.3 |
3.2 |
1.0 |
-4 |
| 劳动生产率 |
3.3 |
3.1 |
-3 |
| A.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 | B.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 |
| C.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 D.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 |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为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所采取的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 C.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 D.扩大企业和地方自主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