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高聚物Z是一种重要的电子薄膜材料,P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增塑剂。以下是某研究小组设计的他们的合成路线。

已知以下信息:
①l molF在O2中充分燃烧,消耗7.5 rriol O2,生成8 nl01 C02和3 mol H20,l mol F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生成2 rriol C02。其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个吸收峰。
②已知:(R、R,代表烃基或氢原子)。
③A是一种醛,B→C的反应中,B分子在加热条件下脱去一个水分子,生成C;C分子中只有1个碳原子上无氢原子。
④D分子中有8个碳原子,其主链上有6个碳原子,且分子内只含有一个—CH3
请回答以下问题:
(1)X的结构简式是              。F分子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4)C的结构简式是           _;P的结构简式是-。
(5)符合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共有(填数字)            种。
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M和N    b.-定条件下M可以转化为N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8分)"比较"是化学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请运用比较法解答下列问题.已知在一定条件下,过氧化钠几乎可与所有的常见气态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如:2Na2O2+2CO2=2Na2CO3+O2,Na2O2+CO=Na2CO3
(1)试分别写出Na2O2与SO2、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当1molSO3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3)通过比较可知:在氧化物中,当非金属元素处于价时,其氧化物与过氧化钠反应就有O2生成。

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中学阶段常见的三种强酸。请就三者与金属铜的反应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①在100mL 1 8 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可能是

A.40.32L B.30.24L C.20.16L D.6.72L

②有同学提出,若使上述反应①中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向其中加入硝酸钠,请判断该方案是否可行?若不可行,请说明原因。若可行,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若将6.4g铜粉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铜粉完全溶解时,生成气体(NO、NO2)共2.24L(标准状况),则反应中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3)某同学向浸泡铜片的稀盐酸中加入H2O2后,铜片溶解,并且该反应的产物只有氯化铜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SiO2、Fe2O3)是工业上制备氧化铝的主要原料。工业上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流程乙加入烧碱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溶液D到沉淀E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3)验证滤液B含Fe3+,可取少量滤液并加入
(4)滤液K中溶质的主要成份是(填化学式)。

A、B、C、D都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均含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B、C为氧化物,B转化为C时,质量增加25%,C能够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强酸,则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D为某金属单质,向C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B的化学式是
(3)若D为强电解质溶液,A和C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则A和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符合条件的D物质可能是(填序号):
①硫酸②醋酸⑨氢氧化钠④一水合氨⑤氯化钡

某研究小组设计用含氯的有机物A合成棉织物免烫抗皱整理剂M的路线如下(部分反应试剂和条件未注明):

已知:①的分子式为C5H8O4,能发生水解反应,核磁共振氢谱显示E分子内有2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其个数比为3:1。
②ROOCCH2COO+CH2=CHCOO
(R、代表相同或不相同的烃基)
(1)A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A→B反应所需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
(4)G→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5)已知1mol E与2 mol J反应生成1 mol M,则M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6)E的同分异构体有下列性质:①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②能发生水解反应,且水解产物之一能发生银镜反应,则该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种,其中任意1种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7)J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该高分子化合物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