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虽死,秦法未败”。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秦孝公大力支持变法 |
B.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 |
C.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拥护 |
D.变法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
图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之一是()
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
B.积极参与联合国的活动 |
C.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
D.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 |
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定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促成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
①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挑战 ②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破产
③中国国际地位提高④中苏关系恶化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美国总统在《致蒋介石并转重庆人民的信函》中说:“为向中国人民——尤其重庆市民——对于联合国家作战努力之伟大贡献表示敬意起见,兹特附呈纪念状一帧。贵国人民对于侵略者之坚强抵抗,已为贵国之友人树立楷模。”此信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A.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 | B.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
C.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 | D.国共全面内战期间 |
1919年12月,重庆《川东学生周刊》创刊,以下对其创刊宗旨:“排斥强权”和“改良社会”实质的最准确理解是()
A.反对北洋政府 | B.追求自由和民主 |
C.反帝反封建 | D.抨击专制皇权 |
1861年4月,赵烈文(曾国藩的幕僚)看到了某书,在日记中记载:“······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诚悦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此书应为()
A.《天朝田亩制度》 | B.《资政新篇 》 |
C.《赫胥黎·天演论》 | D.《海国图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