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催化剂为Cu2O/ZnO):CO(g)+2H2(g)
CH3OH(g)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
(1)该反应正向为ΔH 0;其熵变ΔS 0(选填“<”或“>”)。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处于E点的体系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则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的浓度减少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
c.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 d
.重新平衡时n(H2)/n(CH3OH)增大
(3)据研究,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为Cu2O,反应体系中含少量CO2有利于维持催化剂Cu2O的量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在周期表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Z左右相邻,Z、W位于同主族。
(1)画出元素Y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X与W组成的化合物中存在键(填“离子”“共价”)。
(3)由X、Y、Z、W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一种强酸,该强酸的稀溶液能与铜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4)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A
①已知1mol A能与足量NaOH浓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44.8L气体。写出加热条件下A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又知A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氯水反应,写出A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由X、Y、Z、W和Fe五种元素组成的式量为392的化合物B,1 mol B中含有6mol结晶水。对化合物B进行如下实验:
a 取B的溶液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并加热,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和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b 另取B的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盐酸沉淀不溶解
B的化学式为。
②已知1 mol·L—1 100mL B的溶液能与1 mol·L—1 20mLKMnO4溶液(硫酸酸化)恰好反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B、C、D都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其中A、B、C均含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B、C 为氧化物,C能够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强酸。
①当B为无色易溶于水的刺激性气体时,写出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
。
②当B为无色不溶于水的气体时,写出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D为氧化物,A、B、C都是强电解质,C可用于食品发酵、泡沫灭火。写出A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若D为强酸或强碱溶液时都能发生图示转化关系,且A和C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
当D为强酸时,A→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当D为强碱时,B→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催化剂为Cu2O/ZnO)∶ CO(g)+2H2(g)
CH3OH(g).
根据题意和所给图象完成下列各题:
①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K=,
②升高温度,K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一定温度下,将3 mol A气体和1 mol B气体通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 + B(g)
xC(g) 请填写下列空白:若容器体积固定为2 L,反应2 min时测得剩余0.6 mol B,C的浓度为0.4 mol/L。
①x=
②平衡混合物中,C的体积分数为50%,则B的转化率是______________。
(3)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氧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有人设想寻求合适的催化剂和电极材料,以N2、H2为电极反应物,以HCl—NH4Cl为电解质溶液制造新型燃烧电池,放电过程中,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逐渐增大。请写出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 t℃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为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2)830℃时,容器中的反应已达到平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容器的体积。平衡移动(选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不”)。
(3)若 830℃时,向容器中充入1mol CO、5mol H2O,反应达到平衡后,其化学平衡常数K1.0(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4)若1200℃时,在某时刻平衡体系中CO2、H2、CO、H2O的浓度分别为2 mol·L-1、
2 mol·L-1、4 mol·L-1、4 mol·L-1,则此时上述反应的平衡移动方向为。(选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不移动”)
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X(g)+Y(g)
Z(g);△H <0
下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各物质的用量都没有改变。
(1)t2 时外界条件的改变可能是(填序号,下同);t5时外界条件的改变可能是
a.加入催化剂 b.减小压强 c.增大压强 d.升高温度
(2)t3 时,反应物X的转化率(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t4时的反应物X的转化率。
(3)在 t 6时,固定容器体积,再向上述容器中充入1 mol氦气,此时,平衡(填“是”或“否”)会发生移动。
(4)T℃时,若将2 mol X和1 mol Y在1 L的容器中混合,在 t1(t1=2s)时达到平衡,测得Z的浓度为0.5 mol·L-1,则2s 内用物质X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t1时反应物Y的转化率为;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